审计整改事关问题处理、责任追究和成果转化,是整个审计流程中的关键一环。为确保审计发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整改,宁波市海曙区审计局积极推行“审计报告+内审建议书+审计建议书”,即“1+2”报告模式,并在区征收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试点,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审计问题逐条对照,整改方案切实可行。针对审计报告、内审建议书和审计建议书中指出的问题,审计组逐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逐条对照,深入查找问题根源,认真编制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间,还细化到具体节点,确保每一项整改任务都做到有针对性、操作性,确保可执行,可检查和可监督。
二是审计问题逐项落实,整改落实成效显著。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规范了党组议事规则、严格“三重一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明确对大额支出上会决定标准;还及时调整了单位内审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内审计划并适时组织内部审计;梳理完善内控制度并汇编成册;同时加强了对下属单位的内部监管,收回不规范资金35.28万元;盘点清查固定资产,对价值10.24万元的废旧物资进行报废处理;强化资产管理力度,将4房产进行整体租赁公开招标等。
三是审计反馈逐份发文,整改报告规范严谨。审计整改期间,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积极沟通,密切关注整改进度。被审单位整改工作由党组书记任组长,直接负责整改落实。在审计报告的规定时间内,都以正式文件形式分别就“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建议书和审计建议书”中指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书面反馈,三份审计整改报告都以正式文件形式进行反馈,既规范严谨,归档保存,也利于核查验证。
今年,海曙区将对“1+2”经责审计报告模式逐步推广,有力促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