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监管是否到位……这些都是事关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2019年下半年,义乌市审计局在对全市投资项目价款结算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该市工程建设领域存在制度缺失、行业监管缺位、管理混乱、中介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
义乌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召集市发改局、财政局、建设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健全长效机制,加强信息监管,开展专项检查。
健全长效机制。针对政府投资项目,修改完善《义乌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义乌市政府性投资项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办法》《义乌市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储备库管理办法》《中介机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针对国企投资项目,修订完善《义乌市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在项目投资建设和资产运维过程中的决策程序、风险防控、监督管理等事项。
加强信息监管。财政部门牵头开发“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水平。以资金监管为主线、以数据分析为抓手,将项目申报、预算安排、资金支付、资产管理等过程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排有依据、金额拨付有审批。
开展专项检查。行业主管部门牵头,重点检查各镇(街)、国企实施的工程项目管理情况,对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标投标、现场管理、资金拨付、工程结算、日常维护等环节进行抽查。根据抽查结果建立问题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期限,限期整改到位。(骆焱 高靖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