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报》报道:厅长谈内审丨毛子荣:内部审计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提供有力支撑

发布时间:2021-02-19 08:5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按:近日,《中国审计报》第3167期第5版内审专刊刊发《中国审计报》专访厅党组书记、厅长毛子荣的采访文章《内部审计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提供有力支撑》,现予以转发。

内部审计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提供有力支撑

□采访:本报记者 杜蓓

记者: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毛子荣:近年来,浙江省审计厅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赋予浙江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高标准高要求,提高站位、主动谋划、融入中心、创新有为,着眼构建“大审计”监督格局,推动内审工作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概括起来主要是“五个多”。

多层次建立健全内审制度体系。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先后出台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文件规章,省纪委等8部门联合出台《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省审计厅完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内部审计业务指导与监督工作实施办法》《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机制建设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制度。同时,我们推动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等建立各自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引领内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多举措推动内审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省审计厅、11个设区市和部分县(区、市)审计机关均已成立内部审计指导监督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数量逐年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5526家内审机构,23179名内审人员。省本级98家部门和单位中有95家设置了内审机构,其中65家独立设置内审机构。省内审协会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实务专家、职业带头人、实务能手三个层次的内审高级专业人才考核与遴选工作,每年举办培训班近20期、培训达5000人次,以高质量的内审队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方面形成审计监督合力。着眼于推动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相互融合,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审计厅先后出台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机制建设、人员借调、协同试点等3项具体制度,充分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近年来,我们会同省交通厅、省交通集团联合开展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2020年计划执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会同省卫生健康委对省级17家公立医院开展疫情防控协同审计,助力“两手硬、两战赢”决策落地见效。

多角度传承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每年开展全省优秀内部审计项目、案例和论文的评选工作,每3年开展一次全省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并推荐参加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评选。2020年,浙江在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评选中获奖数量名列第二。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系统谋划并汇编出版内部审计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深入策划并编写出版《浙商内审价值创造:18位民营企业家谈内部审计》。

多元化开展内审指导监督工作。省政府将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39家省直部门、全省各市县年度绩效考核。审计厅每年研究制定内部审计指导监督要点,形成覆盖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乡镇(街道)领域,以及省属行政政法、企业、教育、金融、医卫社保、农业环资、上市公司等行业的差异化分类指导模式。2014年以来,坚持每年对1至2个领域或行业开展内审指导,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2020年,我们首次对社会审计机构服务省级部门内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进行核查。

记者:结合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内部审计在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哪些作用?

毛子荣:近年来,内部审计通过审计项目揭示问题、提出建议、促进整改,服务所在单位规范管理、防范风险、提升价值,在促进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清廉浙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五强化、五促进”。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促进所在组织提质增效。通过履行内审职责,有效改善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效益提升。2019年,全省内审机构完成审计项目7.09万个,增收节支101.47亿元,提出建议意见被采纳12.32万条。

强化内管干部经责审计,促进权力规范运行。通过建立内管干部经责审计全覆盖机制、重大问题追责机制,将内管干部经责审计结果同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相联系,倒逼干部规范用权、履职尽责。2019年,全省开展内管干部经责审计项目9698个,促进了对权力规范运行的监督制约。

强化风险隐患警示预防,促进清廉浙江建设。内审机构通过对照审计厅印发的审计清单自查自纠,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发挥内审源头预防作用。2019年,内部审计建议给予行政处分1447人,实际给予行政处分1143人;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50件,人员85名,加大违纪违规问题查处力度,有效促进了清廉浙江建设。

强化内部审计赋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6%的税收、65%的生产总值。省内审协会近几年策划“走进上市公司”系列审计服务举措,突出内部审计为企业赋能、为治理提效、为发展聚力主题,强化了内部审计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镇村财务管理能力,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乡镇内管干部经济责任、乡镇工程建设等重点风险领域,省内审协会组织编写了3本内部审计操作手册,通过规范乡镇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与执业行为,助力增强镇村两级财务管理水平,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规范办事的自觉性日益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上访量大幅下降,有效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和美丽乡村建设。

记者: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毛子荣: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内部审计工作越有效,其所在单位治理能力就越强,我认为当前重点要抓好“三聚焦、三加强”。

聚焦内部审计工作机制的健全完善,加强党对内审工作领导。推动被审计单位进一步理顺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建立被审计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机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建设,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审计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立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其他内部监督力量的协作配合机制,在监督信息共享、监督成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方面形成监督合力。

聚焦内部审计职责作用的拓展创新,加强重大政策落实审计。要体现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共同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时代要求,将内部审计的监督范围拓展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领域,特别是要加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审计等新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及时解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中梗阻”“最后一公里”等问题,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让企业、民众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

聚焦浙江特色协同机制的落地见效,加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监督合力。深化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协同机制,指导内审机构按风险清单开展审计,探索计划协同、项目协同、组织协同、资源协同、成果协同等方式。强化科技强审,国家审计加大非现场数据分析力度,为内部审计提供审计疑点线索。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利用业务特长、一线工作和现场审计的优势,实现精准筛查、精准延伸、精准审计,形成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优势互补、同向发力、合力监督的协同新模式。

记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今后浙江省将如何更好地发展与推进内部审计工作?

毛子荣:“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时期。全省审计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继续推进浙江内审工作创新有为。从强弱项、补短板的维度,重点推进“五个加快”。

加快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推动省政府规章《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及时修订出台,促进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对象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健全机构职能、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内审质量。

加快健全内审指导监督协作机制。逐年推动建立健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内审协作机制,共同开展内审指导监督。推动各级审计机关协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内审机构对系统内重大政策、重要资金、重点项目及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全覆盖。

加快组建内审指导监督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内部审计指导监督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发布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信息,总结宣传内部审计创新思路与特色做法,实现内部审计资源共享、经验互鉴。

加快建立内部审计指导监督信息台账。探索建立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单位内审基本情况、内审计划、内审报告及内审发现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等资料向同级审计机关备案制度,精准把握审计监督对象单位内审状况与走势,靶向发力专项督导。

加快形成内部审计培训师资信息库。坚持以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内审队伍为目标,分层次、分类型开展内部审计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能力与水平,全面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贡献审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