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清心、清正、清廉的审计人
——读《之江新语》有感

发布时间:2021-03-31 20: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清心、清正、清廉,是做人的一种风格,一种情操,一种境界,更是我们审计人的基本政治素养。研读《之江新语》,颇有感悟,对促进党员干部加强清正廉洁自律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作为审计人,要始终保持“在路上”的心态、“管到底”的常态、“严到位”的状态,做到“清心”修己,“清正”为民,“清廉”用权。

一、提升人格魅力,做到“清心”修己

《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中谈到: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广大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但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在钱物使用上严守规定,在用权用人上坚持原则,在处理问题上公道公正,在解难帮困上尽心尽力,在工作作风上求真务实,在生活待遇上不搞特殊化。那么如何提升人格魅力?我认为一方面要学法和德育双轨并行。就是要时刻加强自身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教育,要始终坚守一颗仁爱之心,从善如流;就是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特别注重对廉洁从政失足者反面案例的危机学习,做到认真反思,警钟长鸣。另一方面要见贤思齐开拓进取。向社会贤才看齐、向榜样楷模看齐,积极向身边的优秀典型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取长补短,认真的学习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学习他们勤于思考的进取精神。把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形象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做一个“清心”的审计人。

二、坚持激浊扬清,做到“清正”为民

《激浊扬清正字当头》中谈到:在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面前,党员干部就应坦荡做人,一心为民,视民为根,具有“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努力造福一方、平安一域。审计人肩负着使命和责任,更应该做到一身正气,一心为民。要紧密结合审计项目、调查研究、审计整改开展“三服务”活动,服务基层提升质效,推进“最多审一次”,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助推政府“过紧日子”;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加强民生项目审计监督,对社保资金、扶贫资金、再就业资金等进行跟踪审计,组织实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审计,促进惠民政策措施落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服务企业做优做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关注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强化“两直”补助审计监督,助推惠企政策落到实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当好人民的公仆,做一个“清正”的审计人。

三、干事更要干净,做到“清廉”用权

《要“干事”更要“干净”》中到: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了“温水效应”之中。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干净是最起码的准则,干事是最根本的职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二者有丝毫的分离,就会造成“为官不为”或“能人腐败”。在我们审计工作过程中,直接面向被审计人,在审计工作中要见各种诱惑嘴不张,手不伸。牢牢守好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和活动圈,不该想的不去想,不该吃的不去吃,不该拿的不去拿,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做到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廉,严格依法行政,廉洁奉公,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打擦边球,做一个“清廉”的审计人。

“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浅显易懂地告诉我们要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奋力做好“重要窗口”维护者、展示者、建设者。(王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