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23 15:5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最近,被三位了不起的“老人”深深感动了。第一位,她50余年默默无闻钻研,攻克难题闻名于世,治病救人功德无量,她是89岁的科学家屠呦呦;第二位,他60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他是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第三位,力挽民族于危亡,带领中华伟大之复兴,坚守初心永葆青春,今天是她诞辰98年的日子,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她们诠释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不忘初心。初心,即出发之心,是方向,是动力,是希望;是情怀,是使命,是担当;那是一颗信仰之心,敬畏之心,纯粹之心,庄严之心。
一、不忘初心要不忘信仰之心。何为信仰?相信并仰望,称之为信仰。信仰之心是一种终极追求,是一种无形力量。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始终体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信念、信仰也应是审计人的首要坚守。从“四个促进”到“五个加强”,从公共资金审计到公共资产、资源、权力、政策,审计已向纵深全面覆盖。审计监督的全覆盖也意味着审计责任的全覆盖。站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伟大复兴的圆梦路上,审计任重道远。能够为中国梦贡献一份审计力量,我们何其荣光。
二、不忘初心要不忘敬畏之心。“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敬畏是一种觉悟的态度,是一种睿智的境界。“国家审计的本质是以权制权的制度安排”,作为审计干部,尤其要敬畏权力。前段时间我们观看的廉政教育警示片也是一部权力警示录。“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权力,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为党和人民谋得更多利益福祉,实现自我价值。但若滥用权力,违背“权为民所用”的初心,终将走向自我的迷失与毁灭。“厚德载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没有基本的德行操守,没有对权力基本的敬畏作为积淀,德不配权、德不配位,那么,拥有权力对自己、对社会反而是一场灾难。“夫惟身任天下之祸,然后能操天下之权;操天下之权,然后能济天下之患”。有多大的权力,就应该有多大的担当。
三、不忘初心要不忘纯粹之心。纯粹之心就是纯粹自己的心境心灵,内心沉静而富有力量。初心原本纯粹而简单,可是,心会长大,也会膨胀,甚至会扭曲。尤其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节奏加快、社会价值观多元,工作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压力、烦恼,让我们随势浮沉难以静心,陷入焦虑、浮躁甚至迷茫之中。正如有位诗人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不忘纯粹之心就要修炼那份纯粹,去一份浮躁,多一份笃定;去一份功利,多一份淡泊;去一份贪欲,多一份奉献;去一份抱怨,多一份感恩。去掉心底的灰尘,去掉闲思杂虑,自然心如明镜,在各种利益选择权衡面前,自然能算得清楚“事业账、健康帐、亲情帐”等人生账本。“一念成仁,一念成恶”,善恶皆在一念之间。在警示教育片一张张“双面人生”的撕裂中,我感悟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是最美;拥有内心的平静、无愧于心才是最大的奢侈品,远胜过任何财、权、名、利。
四、不忘初心要不忘庄严之心。庄严之心就是庄严自己的岗位,庄严自己的言行。“审计监督的是公共权力,维护的是人民的利益”“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审计的基本定位都昭示着审计工作的核心价值和崇高地位。历经一代代审计人的传承,审计已然成为廉洁公正、专业担当的代名词。新时代的审计事业值得一份庄严、一份付出。虽然岗位各不相同,使命同样崇高。轰轰烈烈查处大案要案是一种价值,默默无闻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同样是一种奉献;扎扎实实做审计项目是一种贡献,兢兢业业做好审计科研也是一种推动。我们都是审计事业的推动者、助力者、赋能者。
未来已来,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在新时代的洪流中,不做旁观者、不做懈怠者,要争取多贡献一份价值,多承担一份责任,多赋予一些正能量。在与新时代的同频共振中绽放生命最大光芒。不忘初心,不负芳华!
十三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浙江审计提出了“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三个立的要求。厅党组对我们提出了“争当三立模范生”的期望。今天,我们践行“三个立”就是对信仰、敬畏、纯粹、庄严之心的最好修炼,就是对“不忘初心”最好的践行。
(作者:省审计科研所 桂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