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0期 返回首页
往期书刊
深化“两统筹”实践 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0-12-10 08:2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深化“两统筹”实践 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全覆盖
□ 玉环市审计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既是全党“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审计应积极发挥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监督保障。2019年,玉环市审计局积极落实“两统筹”思路,开展村级财务专项审计调查,实现对村级“经济体检”的全覆盖。
一、主要做法
(一)统筹审计机关内部力量,确保审计资源“强”
审计组织方式上,打破科室界线,统筹局内各科室审计力量,由1名分管副局长任组长,3名科室长任副组长,1个科室牵头,其它2 个科室配合,集中全局审计骨干力量,汇集财务审计、工程审计、专项审计、计算机审计等专业审计人员,以科室无缝合作、“大军团”作战的审计资源统筹方式,实现审计局内资源优化整合。审计项目计划上,将村级财务专项审计调查与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乡镇财政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等项目整合,同时进点、同时实施,大大减少乡镇和村级等被审计单位审计时间,切实为被审计单位减负。
(二)统筹部门乡镇内审力量,确保审计效率“高”
整合农业主管部门内审力量,将农业部门下属的农业经管站工作人员编入审计组,充分发挥其熟悉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专业优势,使审计组得以迅速掌握村级财务日常管理模式、难点、重点,顺利取得全市村级财务运行相关管理制度、财务数据、电子数据、人员情况等资料。整合乡镇内审力量,抽调11名乡镇内审人员参与审计,发挥乡镇内审人员熟悉乡镇和村级基本情况的优势,由其负责村干部和财务人员沟通联络、审计调查表格的发放、填报指导、收回统计等工作,提高了审计效率。
(三)统筹社会审计力量,确保审计方案“准”
村级财务量大面广,全市行政村规模调整后仍有185个村,审计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在审计调查了解阶段,审计组走访了近年全市参与村级财务审计的社会审计机构,取得相关审计报告,通过对报告的审阅,在了解基本情况的同时,掌握村级财务领域的高发风险,为科学制订审计实施方案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审计的针对性。
(四)统筹纪检组织力量,确保审计整改“深”
在审计调查了解阶段,审计组走访市纪检部门、各街道纪工委、各乡镇纪委,了解近年全市纪检系统对村级巡查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同时听取纪检干部的意见,了解村级财务领域问题多发类型、特点、风险点。审计发现问题线索后,及时移送纪检部门,并全程跟进纪检部门核查过程,协助配合核查,及时了解核查结果、处理结果。该项目共移送案件线索20件,18人受到党纪处分。
二、主要成效
(一)及时堵住村级管理制度漏洞
第一,审计撰写的《我市村级债务管理存在四方面问题亟待引起重视》专报,获玉环市市长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制定完善村级财务管理长效机制,着力降低风险。推动玉环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控制化解村级债务的实施意见》,对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债手续、债务规模、债务用途等做出明确规定。第二,审计针对近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项目与资金管理漏洞大,村级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项目套取财政专项资金高发的情况,撰写审计信息建议修改管理办法,推动玉环市政府修订并出台《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对一事一议财政奖项目做出新的规定,有力堵塞了制度漏洞。第三,根据审计反映的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出台《村级报账员管理办法》,对新进入和退出村级保账员队伍人员的年龄、学历等基本素质作出明确要求,要求乡镇(街道)建立村级报账员年度考核制度,规范报酬保障机制。
(二)狠刹村级财务领域不正之风
通过审计,发现本市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一系列违法违规问题,如村主职干部违规领导报酬、公职人员违规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收益分配、虚增工程投资额套取财政资金、利用基建项目骗取专项资金、违规举债、非法买卖土地、侵占村集体资金、挪用公款等。该局通过审计信息向领导部门报送专报20篇,其中13篇获得领导批示,移送审计问题线索20个,18名村干部被纪检立案或问责。2019年起,该局部署开展全市村级财务三年一轮审工作,实现了村级财务审计的常态化。
(三)促进村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
2013年以来,全市村级债务难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困挠政府、村级的“老大难”问题。针对审计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玉环市农业农村和水利部门,按照“摸清旧债、控制新债、落实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思路,通过强化村级主体内部控制管理,加强乡镇(街道)和部门监督,积极化解村级债务等途径,使村级债务降低到合理可控规模,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对村级负债工作计划进行严格把关。逐村审核年度化债工作计划,要求债务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村级要全部纳入化债控债重点村,并根据各村级债务规模预警等级、负债规模等情况对乡镇(街道)重点村数量进行了明确。
二是建立村级债务规模预警制度。各乡镇(街道)明确各村级当年度债务规模警戒线设置方案,对达到或超过警戒线的逐个明确预警等级,并对村级组织及其成员发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债务色预警通知书》,提示可能造成的风险。
三是落实新增债务申报审核制度。联合玉环农商银行对行政村贷款申请行为进行规范,要求新增贷款必须填报《玉环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新增债务申报审核表》,并报市农业主管部门备案。
三、推进审计“两统筹”的思考
(一)实现审计与被审计单位关系“共情”
通过审计计划和审计组织方式的统筹,节省总体的审计现场实施时间、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扩大审计成果。实施“两统筹”后,因审计实施时间的减少和审计项目的整合,避免了重复取证、重复沟通和重复接待,使被审计单位的负担大大减轻,并对审计单位高度肯定,也使审计与被审计单位实现“共情”,更有助于文明审计、和谐审计关系的建立。
(二)实现审计与主管部门结果“共赢”
通过审计“两统筹”,将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内审人员吸收进审计组,充分调动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利用其所拥有的部门资源和专业优势,使审计少走弯路,快速准确掌握基本情况和揭示突出问题,提高审计效率。同时,通过审计整改,帮助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系统规范管理,实现审计部门与主管部门的“共赢”。
(三)实现审计与监督部门成果“共享”
在本次审计项目中,审计与纪检巡察实现了村级财务领域管理监督的成果共享。审计前期,审计通过走访纪检部门,运用其巡察结果,掌握村级财务管理风险、突出问题等,指导审计实施方案的制定。审计后期,纪检部门通过对审计移送问题线索的核查和审计成果的利用,使村级纪检巡查迅速找到问题,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效率。此外,组织部门通过审计揭示的村级主职干部违规领取报酬等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规范,有力加强了村干部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