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7期 返回首页
往期书刊
开展常态化政策跟踪审计 争当“重要窗口”维护者
发布时间:2020-12-08 09: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开展常态化政策跟踪审计 争当“重要窗口”维护者
□ 陈 露
近年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持续加大政策跟踪审计力度,紧扣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保障。围绕“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政策跟踪审计要进一步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常态化审计,争当“重要窗口”维护者,促进重大政策措施发挥实效。
一、坚持服务中心工作不缺位,政策跟踪审计取得了良好成效
我省政策跟踪审计工作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对推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谋划审计工作,将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省委书记车俊在省委审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省委工作推进到哪里、审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政策跟踪审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工作思路的基础上,理清当前的审计重点,把审计监督的着力点聚焦到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聚焦到促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聚焦到促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来,坚持客观求实、审慎包容,切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深入落实审计全覆盖要求。实现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18年,构建完成政策跟踪审计平台,统筹审计项目计划、组织实施和成果管理。在审计项目的选取上,围绕每年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等确定的中心工作,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及与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在组织方式上,省厅制定并下发年度指导意见或工作方案,采用“联合审”“上审下”“同级审”等组织方式,坚持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推动政策跟踪审计全覆盖。
(三)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不断提升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宏观政策研究能力,既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又积极推动问题整改。近几年,持续实施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减税降费、污染防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跟踪审计项目,揭示了关乎营商环境、重大工程、百姓福祉的百余个突出问题,清理盘活了上百亿财政存量资金,有力地促进了上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及时贯彻落实。政策跟踪审计工作多次得到审计署、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领导的肯定。政策跟踪审计在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推进、重大政策执行、重大任务落实、重大项目建设、重点资金使用过程中,通过持续跟进强化监督,有效保障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改革创新、维护公共资金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让企业、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准确把握政策跟踪审计面临的新形势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审计工作作出了系列重大部署,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十九大要求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了新时代审计工作新定位:审计工作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不仅是国家机关,更是政治机关、党的工作部门,也是宏观管理部门。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浙江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这些决策部署为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浙江政策跟踪审计必须深刻领会。
(一)政策跟踪审计要迈上新高度。不仅要盯住政策个体,更要放眼全行业和整体;不仅要敢于揭露和纠正违法违规问题,更要善于促进完善体制机制;不仅要回答怎么了,还要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
(二)政策跟踪审计要拓展新宽度。紧紧围绕贯彻“重要窗口”新定位,聚焦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等工作部署,精心谋划,选准审计重点。
(三)政策跟踪审计要力耕新深度。当前,各行业领域越来越显现出业务交叉、多层嵌套、链条冗长等特征,需要政策跟踪审计提高宏观全局分析能力、查深查透问题能力、综合研究评判能力等,要揭露问题本质,推动决策部署有效落地。
三、围绕“重要窗口”新目标,推动政策跟踪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根据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聚焦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围绕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政策跟踪审计。更好地发挥政策跟踪审计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为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保驾护航,争当“重要窗口”的维护者。
(一)提高政治站位,服务治理效能。审计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政策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要按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审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精心组织谋划,更加突出关注省域治理关键环节和具体制度中的问题,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聚焦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扎实做好政策跟踪审计工作,为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服务。
(二)突出审计重点,开展常态化审计。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对国家和省重大决策部署,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审计,发挥审计的保障作用。聚焦“1+3+10”组合拳,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向,突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审计重点,按轻重缓急、能出成果、能体现审计价值的要求确定审计项目。
(三)坚持科技强审,提高审计效率。面对海量信息和提高审计监督效能的要求,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科技强审在政策跟踪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政策跟踪审计中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点面结合,提高政策宏观分析和政策执行中查找问题的能力。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
(四)强化质量控制,提升成果利用。项目实施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严把质量关。审计反映的问题要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适当。要花力气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加大对共性问题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漏洞、机制性缺陷的分析力度,从完善法规政策、体制机制的角度提出治本对策,推动问题的解决,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建设性作用。
(作者单位:省厅财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