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8期 返回首页
往期书刊
从“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看审计如何更好服务省域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12-08 15:3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从“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看审计如何更好服务省域治理现代化
□ 王 婷
在全国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指导、考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为浙江审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省域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新方向和新坐标。
一、审计服务省域治理现代化,要在坚定政治定力方面精准发力,做好“三个始终”
一是始终把忠诚贯之于审计事业全过程。要时刻以“忠诚”挂之于心、付之于力、践之于行,做到维护意识、维护行动、维护能力、维护效果高度统一,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充分发挥我省审计工作“三个立”总要求起源地和实践地的政治优势,总结回顾审计机关光荣历史,积极开展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等活动;要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充分利用各地红色资源,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对标赶超,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始终把担当融之于审计事业新局面。要自觉锚定“重要窗口”的目标定位,以“三个地”的政治高度,推动“两个高水平”建设,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要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牢记“两个务必”,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权、用好权。要在工作中发扬“螺丝钉精神”,随时做好为党、为国、为民作奉献的准备,于细微之中见执着,于实干之中显成效,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奏响最优美的乐章。
三是始终把初心践之于审计事业新发展。要以与审计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工作新姿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立身立业立信”总要求,练就过硬本领,胸怀“两个大局”,与时俱进做好审计工作。要坚守审计工作“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的为民宗旨,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人民惦记、人民信任、人民支持的审计人。要怀抱“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的工作理念,紧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加大民生审计实践力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二、审计服务省域治理现代化,要在提升审计队伍能力方面精准发力,做好“三个争当”
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争当目光高远的“优等生”。既要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又要有为审计事业奉献的精神,不迷失方向,不走错弯路,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切实增强审计工作成效中奋发有为。要把审计自身的“小窗口”放到全省“重要窗口”建设的大棋局中去谋划落实,找准站位、细化目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展示合力建设“重要窗口”的担当作为。要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和“两个大局”的政治高度统筹谋划审计工作,善于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把握和分析形势,从政治机关的定位出发,不断增强从政治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好干部。
二是求知善读,贵耳重目,争当精通业务的“多面手”。以“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在学习上下苦功夫、真功夫、细功夫,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再造自我,争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模范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工作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采用自学为主、培训为辅的“十指弹琴”法,不断增强自身的战略思维、宏观思维、法治思维,不断提高创新意识、规范意识和奉献意识,注重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业务能力、研判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材料撰写能力和大数据审计能力,更好地助力审计工作。
三是激浊扬清,正字当头,争当清廉审计的“模范生”。以“全面从严治党要走向纵深”为首要政治任务,用更真的感情、更深的领悟、更高的认识、更快的行动,建设一批富有引领力、担当力、廉洁力的党员干部。以“关口前移,惩防并举”为主要方式,对干部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诊断、早治疗,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要武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钢化审计作风纪律。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节气,规范自己的言行,坚决防止和纠正“低级红”“高级黑”“伪忠诚”“两面人”等现象,守好审计机关意识形态阵地。
三、审计服务省域治理现代化,要在优化审计制度方面精准发力,做好“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为建设“重要窗口”指明方向。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认真规划实施工作,统筹衔接关联改革,合理安排改革进度,实化细化改革成果,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要在强化上下级领导关系上抓紧抓实,要在加强全省审计机关党的建设上做深做透,要在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上硬招实招,更好形成全省审计“一盘棋”。既要构建促进浙江审计工作继续走在前列的机制制度体系,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审计监督效能,实现我省审计事业创新发展;又要为全国层面形成一个成熟、系统的审计制度体系提供更多的浙江素材、浙江经验,更好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优越性。
二是坚持优化审计工作统筹实施机制,为建设“重要窗口”保驾护航。以审计理念的创新引领审计管理模式的创新,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积极实践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跨区域的审计资源优化配置。以“最多跑一次”“审计一件事”理念引领审计“两统筹”改革,不断深化“两统筹”运行机制。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审计全覆盖和常态化“经济体检”机制,实现审计全覆盖有广度、“经济体检”有深度。
三是坚持探索审计成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为建设“重要窗口”开创新篇。做深做实做细审计成果运用“后半篇文章”,优化与有关部门的工作联动、线索移送、成果共享等机制,推动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审计的预防警示作用。在总结提炼“十三五”时期经验成果基础上,对标我省“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围绕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加快编制浙江审计工作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起来,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地生根,奋力谱写新时代浙江审计助力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省审计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