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9期 返回首页

发挥区委审计办承上启下作用 跑出审计“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0-12-09 16: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发挥区委审计办承上启下作用 跑出审计“加速度”

□ 杭州市余杭区委审计办

杭州市余杭区委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区委审计办主动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对照区委审计办工作细则,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服务常态化“经济体检”,狠抓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一、加大重大事项报告力度,注重发挥宏观管理职能

一是坚持审计工作重大事项首先向区委审计委员会汇报原则。重要审计情况及审计专报等审计成果以区委审计办的名义向区委审计委员会报告,定期向委员会呈报我局阶段性审计工作,已累计呈报审计专报(要情)等25篇次,审计委员会主任批示19次,包括做好招投标保证金清退工作、加强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等经济运行预警分析材料,关于开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的报告,提出务实可操作的审计意见建议,确保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也为区委加强宏观决策管理提供参考。

二是高质量落实审计工作报告撰写。区委审计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高质量起草审计工作报告,去年提交的“两个报告”共反映23个审计项目中发现的76个问题,报告得到区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今年的“两个报告”已完成撰稿,下一步拟向区委审计委员会专题汇报。

三是抓好审计委员会议定事项的督办落实。区委审计办秘书科负责把需要贯彻落实的事项、区委审计办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列出清单,明确责任科室和时间要求,督促检查落实。对于审计整改事项,联合纪委、组织、财政等区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不间断督促核查和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形成整改落实工作闭环。

二、抓好项目计划的“牛鼻子”和“衣领子”,对全年审计项目谋好篇布好局

一是科学谋划,强化审计项目计划引导性作用。区委审计办提早酝酿谋划2020年度项目计划,除去同步项目和常规性项目,对自主确定的审计项目,主动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政府过紧日子、惠企利民等热点,在项目选择中更好地服务余杭区域治理现代化,全力保障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发挥区委审计办平台作用,突出审计项目计划精准性。在拟定审计项目计划草案过程中,依托区委审计办这个平台,主动听取区委书记、区长对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建议,针对我区部分国有企业规模体量大、涉及面广、关乎社会民生等特点,根据区长批示,在2020年审计项目中,专题对余杭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广泛听取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意见,前期征求区政府、区人大、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等意见,积极采纳了区人大的建议,对余杭环境(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情况作专项审计调查。同时在跟踪审计项目中,有选择性地挑选人大关心关注的重大投资项目,截至目前,区人大常委会票决通过的53个在建项目中,13个项目列入局跟踪审计项目计划。

三是项目分配抓落实,保障年度审计项目执行有序性。根据各科室职能特点,结合项目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及审计重点,明确项目组织方式是否为统筹多合一项目。秘书科对全年项目进行横向统筹,对统筹多合一项目,通过统一单项审计专题的工作方案、统一数据采集、统一集中分析、统一调查了解、统一问题核查、统一定性定责等方式,实现各审计组在审计资源中的统筹安排。

三、践行审计“两统筹”思路,探索审计资源优化配置

一是探索+审计实施方案”模式,做好不同项目间审计重点的统筹。今年的审计项目,区委审计办主动强化审计项目方案统筹、强化审计组织方式统筹,年初仔细梳理了每个审计项目的审计对象、延伸审计单位、审计重点、审计时间,探索“+审计实施方案”模式,对于多个审计项目涉及同一被审计单位的,将多个审计任务有机“打包”整合在一起,协商制定实施方案,涉及审计内容重叠的部分由主办科室统筹多个实施方案内容,既实现成果共享,同时明确责任,防止工作交叉重叠。

二是探索1+N”审计模式,做好成果运用 “一体化”统筹。通过“三合一”以及“专项审计调查+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如对崇贤街道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同步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和年度财政决算审计,下达一个审计通知书、制定一个审计实施方案、统一出具报告。结合全年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同时,对土地流转、村级留用地开发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工作目标。

三是探索非现场审计模式,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结合“科技强审”要求,余杭区委审计办积极强化工作落实,在全省审计系统中率先引入BIM技术,通过在“三路一环”望梅路互通等11个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探索性运用,积极探索BIM技术在公共投资项目征地拆迁、合同管理、工程进度及投资控制等14大模块中的运用,通过对重点审计环节和审计盲区“分解+整合”的模式研究,拓宽审计价值链深度,实现非现场审计模式。同时在今年区行政服务中心经济责任审计中,对项目招投标等相关“碎片化”问题利用大数据有效整合功能,分析围标串标等问题线索,拓展审计监督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