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留住基层审计人才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2-19 11: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随着审计全覆盖的推进,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对审计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存在审计业务骨干流失现象,阻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给审计事业造成了较大损失。

一、人才流失原因

(一)审计文化缺位。审计文化是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实施经济监督行为所恪守的理念、追求的价值、遵循的规范以及所展示的形象等,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能够把审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国家审计所确定的职责要求和既定目标中来,使审计事业在日益复杂和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得到保障和发展。但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只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审计文化建设缺位,这不仅影响审计执法人员自身发展,也影响审计执法队伍稳定,同时会阻碍审计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激励机制欠缺。首先是干部成长未能充分体现。审计干部提拔任用机会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干部的积极性。其次是考核机制不完善。基层审计机关对审计执法人员的考核基本上还是吃“大锅饭”的形式,绩效考核未量化到个人,即使制定办法量化考核到个人,但操作性不强,无法实施。这就直接导致基层审计人员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或不干一个样”,甚至有的审计人员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消极思想。

(三)学习教育不足。有的基层审计机关因为人手不足,将未经任何审计知识培训的新进人员直接派出审计;有的基层审计机关因管理岗位人手不足,让新招录财务专业人员从事管理岗位工作,管理岗位审计项目少,无法从审计实践中得到学习;有的基层审计机关因为工作任务重,时间有限,从未组织专业培训,仅靠审计人员自学,无法达到提升审计能力的目标。

二、留住审计人才的措施

(一)要大力推进审计文化建设,促进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是和谐审计建设的内在要求。要用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让广大审计人员与审计事业共同发展的理念深入每个人的头脑,积极为审计事业科学健康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要围绕和突出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大力推进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为重点的审计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才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激发审计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社会对审计职业及其人员的尊重和依赖,促进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充分激发审计人才活力。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没有好的体制机制,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能就没有制度保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是引才、聚才、留才、用才的关键所在。因此,基层审计机关一是要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在选人上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称,而看重业绩、看重品德、看重能力、看重贡献,不拘一格广纳群贤,形成选人用人靠工作、靠实绩、靠人品、靠公认的良好风气,真正做到量才适用、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二是要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的审计人才考核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完善考核工作机制;要加强平时考核,注意在审计工作中了解和掌握情况,客观反映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增强考核评价工作的科学性。

(三)要坚持教育与培训并重,着力提高审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审计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关键靠教育培养。加强教育培训是改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审计业务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突出培训重点。围绕建设审计领导人才、审计管理人才和审计专业人才三支队伍的目标,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实战能力为核心,紧密结合审计实践,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要着眼于提高审计领导人才领导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和领导能力培训,培养一批德才兼备、能够驾驭全局和科学决策的审计领导人才队伍;着眼于提高审计专业人员业务本领和实战能力,积极开展岗位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和实战锻炼,培养一大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和计算机应用的强手,推动审计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着眼于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审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审计管理人才综合分析、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能力,培养一批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二是要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工作任务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种类,改进培训方法。坚持学习与实践、讲授与研讨、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什么的原则,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网络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参观见学和“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培训,增强培训效果,努力实现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适应新形势对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新要求。

(作者:平阳县审计局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