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1期 返回首页
往期书刊
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融合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2-04 09: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融合的调查与思考
□ 省审计厅二级巡视员 施松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机关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的相互促进、融合,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以党建凝聚力提升审计战斗力,根据省审计厅党组工作部署要求,于5月下旬至7月下旬赴衢州、金华和台州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在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中的经验做法和问题困难,以及进一步把党建工作威力效果落实到业务工作绩效上的对策建议,同时对省厅机关党建工作作了梳理思考。
一、新时代推进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融合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审计的外部环境和职责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机关不仅是国家机关,更是政治机关和党的工作部门,这要求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必须把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把机关党建与审计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统筹发展、同频共振。
(一)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融合,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动员令。全面从严治党是背水一战、没有退路,只能进攻向前、不能停顿松懈,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对新时代审计机关党的建设来说,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统一思想、积极作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严抓好审计业务工作的规范管理、从严抓好审计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和号召力,是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融合,是践行“三个立”总要求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全省审计机关要用好审计“立身立信立业”起源地和实践地的特殊地位,深化对审计事业发展规律、审计工作特点规律和审计机关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通过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挥党建工作对审计业务的引领、激励和保障作用,坚持依法审计、积极探索审计制度和技术创新、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是践行“三个立”总要求的具体举措。
(三)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融合,是促进浙江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审计工作提出了“三个加大”的明确要求和“四个促进”的目标任务。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必须要实现党建和业务的融合发展,把党建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保证履行审计职责使命、完成审计工作任务上,将党建和业务共谋划、共部署、共检查、共考核,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全省审计“一盘棋”理念,认真落实“两统筹”工作要求,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破解审计工作难题、提升审计业务能力的强大力量。
(四)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融合,是推进“重要窗口”建设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把审计“小窗口”放到全省“大窗口”建设的大棋局中来谋划推动,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创新自选动作,努力形成党建特色品牌,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发挥好审计在“重要窗口”建设中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作用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我省审计机关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融合的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省各级审计机关以“三个立”总要求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省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深刻理解审计机关是“政治机关”“党的工作部门”的职责定位,始终坚持“靠党建强身、靠业务吃饭”的理念,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扎实推进“清廉审计”建设,在促进机关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融合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做法,呈现出持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注重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党建和业务“同频共振”的制度设计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党组(党委)积极创新目标责任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做到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履行到位。
一是同部署。省厅每月厅党组会议都安排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议题,每季度开展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分析,每年年初召开全省审计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省审计机关党建工作。衢州市同步召开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和全市审计机关党建工作会议,强化“一岗双责”意识,推行局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式管理。
二是同落实。金华市坚持完善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总支直接责任、党支部落实责任的“四责协同”机制。台州市建立全市审计“一盘棋”组织分工和责任体系,制定出台《中共台州市审计局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五张清单和十项制度》。
三是同检查。省厅每季度对全厅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完成包括机关党建工作在内的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四是同考核。把党建与业务融合情况作为重要考评指标,以考核“指挥棒”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如金华市认真落实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要求每名支部书记在报告每月工作时,一并汇报党务工作开展情况,每年向局党组进行一次述职。衢州市优化完善全员“积分制”绩效考核办法,将各项党建工作统筹到3个基本分考核项和16个加分考核项中,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注重强化思想引领,打造党建和业务“两手都硬”的审计铁军
一是突出强化理论武装。采取多种形式手段,引导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省厅坚持完善以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处级干部学习为重点、党支部理论学习为基础的理论学习机制,得到了省委和省直机关工委的充分肯定。
二是切实提升综合素质。省厅按季度、分专题精心举办“浙审讲堂”活动,引导审计干部聚焦审计主责主业深入开展思考实践,主动为厅党组中心工作献计献策,营造了“人人都能写材料、人人都能上讲台、人人都能有进步”的良好氛围。台州市坚持分层分级学习,局党总支部围绕制度审计和提升审计成案率等专题邀请专家学者为全局干部授课。台州市黄岩区将审计业务、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知识融入“三会一课”,并通过微信、钉钉、学习强国等途径,见缝插针地为党员干部开办“微课堂”,组织“廉情一刻”学习等,提升学习教育的参与度和灵活性。
三是重视干部选拔培养。着眼于增强审计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切实把德才兼备的好干部选出来、用上去。如金华市加强对县(市、区)审计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情况的综合分析研判和对市局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建立党务干部培训机制,定期选派兼职党务干部参与上级党委组织的各类培训,提升工作能力。
(三)注重规范组织建设,形成党建和业务“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
一是认真落实组织制度,严明政治纪律规矩。省厅党组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常态化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深入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组一线为党员干部上党课,有效带动“三会一课”、党风廉政等纪律规定严起来、实起来,得到了省纪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是紧密结合审计实际,推行临时党支部制度。针对审计机关审计项目多、外出审计时间长的特点,立足打破部门、地域等设置模式,积极推行外出审计组建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制度,做到审计工作开展在哪里,党建工作就推进到哪里。台州市制定出台《关于在外审计组设立临时党支部的意见》,明确外出审计临时党支部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强化审计现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廉政风险防控,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双轮驱动。丽水市按照“党建跟着项目走”思路,全面推进“项目+党建”管理模式,促进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三是突出强化政治功能,不断提升党支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着眼于提升组织力,明确党支部建设的标准、要求、内容、质量、效果、方式等,夯实党建工作基层基础,筑牢干事创业的战斗堡垒。如衢州市编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在审计组推行“两设立双委托双报告”管理制度,对党支部实行“一配强两看齐三同步”管理,实现党员日常管理与审计项目同步展开,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金华市坚持落实好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积极结合专项整治、主题教育、巡查整改等工作,召开专项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并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四)注重丰富实践活动,搭建党建和业务“互联互通”的融合平台
一是结合志愿者活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省审计机关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以党建为引领,做到“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如省厅一方面在从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党员进社区,共建好家园”活动,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扎实组织开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作为今年全省审计机关“一号政治项目”,为我省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审计保障。东阳市审计局成立疫情防控先锋队,协助市经信局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导企业科学制定原料采购、物流运输、员工返程等复工方案。
二是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性修养和专业技能双提升。抓实抓细主题党日活动,着力从活动的“党味、审计味”双提升上做文章。如省厅各党支部积极围绕助力“重要窗口”建设、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审计“两统筹”工作、写好“三个报告”等审计重点工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使其成为提高党员政治素养、提升审计专业能力的重要载体。衢州市审计局定期举行主题党日活动,特别是结合政策跟踪审计项目,梳理衢州市各类惠企助企政策80余项,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衢十条”等相关优惠政策,实现精准帮扶。
三是结合“三服务”活动,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如金华市聚焦中心任务,扎实开展“一处一品”特色创建活动,并坚持将“三服务”融入每个审计项目,在专项审计调查中成立青年党员突击队,积极走访企业,为基层解决问题。台州市开展常态化“叩初心、审初心、验初心”实践基地建设“1+5”活动,构建以局党组、机关党总支、各支部为牵引的三级联动网络,高质量开展好审计“三服务”活动,高标准选好台州审计机关党建课题。
虽然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在推进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地调研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政治站位还不够高,“业务工作务实、党建工作务虚”思想仍然存在,立足于审计实情挖掘党建潜力不够,还需进一步增强以党建促业务的引领力;二是专职党务干部配备不够强,党建工作和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的衔接不够紧密,以党建带队伍的内生动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三是因地制宜打造融合品牌的思路还不够开阔,一些经验做法可复制性和推广性还不强,党建与审计业务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
三、进一步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融合的意见建议
(一)推进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同地位共部署,进一步在把方向上下功夫
一是提高认识,做到党建和业务思想上同心。虽然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在性质、职能、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如果离开党建抓业务,就会失去引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离开业务抓党建,就会失去抓手,陷入形式主义,出现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因此,审计机关要正确处理好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的关系,深化党建工作和审计工作同等重要、互促共进、相辅相成的认识,明确党建工作是推进审计工作发展的有力保障,业务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二是明确定位,做到党建和业务目标上同向。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既要在党建上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要在审计工作上强调审计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宏观管理部门的职责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服务。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工作才更有目标、更有方向。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重要窗口”建设的关键时期,审计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思路方法应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紧扣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的10方面“重要窗口”和13项“重大标志性成果”,找准审计工作在建设“重要窗口”中的“战位”,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主动作为。
三是立足项目,做到党建和业务工作上同步。结合审计工作职能和特点,审计机关要打破部门界限,按照“便于党员活动、便于加强管理、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合理设立党支部。特别是针对外出审计组,要建立完善“审计组+临时党支部”模式,支部书记深入审计现场靠前指挥,将党建推进到外出审计一线。在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召开进点见面会前后,临时党支部应积极研究支部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党支部需集体研究决定审计中涉及的重大事项,临时党支部书记负责组织审计组党员同时开展廉政教育、专题学习等党建工作,并对工作纪律和审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推动党员管理教育与审计工作同步落实。
(二)推动党建工作和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在添动力上下功夫
一是选准配强专职干部,提升整体战斗力。调研发现,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缺乏专设的机关党务人员,党务工作大多由审计业务骨干或行政人员兼任,对党建工作不够专业熟悉,且受时间和精力所限,“重业务轻党建”问题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拓宽基层审计机关党务干部选用渠道,统筹力量安排党性强、综合能力高的人才加入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并针对基层审计机关党建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同步加强党务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坚持多形式开展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提高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抓紧抓实理论学习,增强干部创造力。党建工作最大的功能是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因此各党支部要把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审计干部要围绕中央、省委中心工作,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论述,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政治理论与审计业务相结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为载体,及时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和个人自学,提炼审计机关特有的党建文化理念,形成昂扬向上的正气,凝聚党心民心。
三是摸清摸准干部需求,激发干事原动力。要切实将党建工作接入到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上,培养明确的发展目标与共同的价值取向,加强情感融合。党组织要注重听取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健全党内关爱激励制度和谈心谈话活动,畅通党员干部建言献策渠道,及时了解党员干部所思所想,切实将党建工作任务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自身内在需求。并采用一些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积极为审计干部搭建平台,结合青年党员干部价值多元、需求多样、观念多变的客观现实,增强党员身份归属感,鼓励干部把党建激发的动力投入到审计业务的开展上来,积极推动形成追求实干的工作氛围。
(三)固化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融合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在重实效上下功夫
一是着眼打造特色融合品牌,增进党建、业务互促长效。审计机关要坚持党建主题一以贯之,提升品牌意识和阵地意识,将党建工作任务和组织活动固化为制度机制,从制度层面加快载体融合进度,并持之以恒、逐年深化,解决好党建和业务长效融合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要结合审计专业优势、单位文化和地域特点,选择符合实际的、可接受的载体,扎实开展契合形势、创新平台、兼具趣味的党建品牌建设,以党建引领业务工作,以业务成绩体现党建成果,坚持一抓到底推进审计成效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二是着眼细化岗位职责,做好层层分解抓落实。要制定和细化审计履职和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包括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处室部门总体目标任务、主审岗位职责等,明确审计业务定量要求和党风廉政建设定性要求。审计干部按照任务清单内容与要求,梳理审计履职尽责的完成情况,提出短期工作任务与建议,形成个人清单,把审计目标精准对接到每一个人,任务分解到每一个时段,确保党建与审计业务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内容不缺失。
三是着眼成果同步总结考核,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一方面,在总结审计项目成果时,一并总结支部党建工作成效,突出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促进审计业务高效实施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审计实施过程中党建工作的创新做法和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表彰,并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制定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找准党建责任与绩效考核结合点,立足审计特点设置考评指标、规范考核标准,特别是将党建与业务融合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注重平时跟踪、工作留痕、定期研判相结合,以考核倒逼党建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