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5期 返回首页

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长征路

发布时间:2021-07-14 16: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长征路

□ 李明骏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出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口号。作为一名年轻审计工作者,有感于红军长征的那段峥嵘党史,就如何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长征路谈感想体会。

1934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在艰难的长征途中,自然条件极度恶劣,还有缺衣少食的重重困难。19367月,红四方面军第3次穿越草地,没多久,战士们陷入了断粮的困境,只好挖野菜、嚼草根、啃树皮,最后只能开始吃牛皮腰带。年仅14岁的战士周广才所在的班原来14个人,牺牲了7个,余下7名战士都靠吃皮带维持生命。当班里其他6名战友的皮带都吃完后,周广才不得不把自己的皮带拿出来。看着这条战利品被切成一根根皮带丝漂在汤水里,周广才红了眼。当吃完皮带第一个眼的时候,周广才含着泪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下作个纪念吧,带着它到陕北,去找党中央,去见毛主席!”在随后的长征途中,这个班只有周广才一人随红四方面军胜利到达了延安。为了缅怀牺牲的战友,他用铁筷子在皮带背面烙上了“长征记”3个字。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红军长征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初心不改的理想信仰,是勇于担当的铮铮铁骨,更是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审计工作,同样是摆在审计人面前的“漫漫长征路”。

我于2020年加入温州市审计队伍,作为审计新兵,直至正式参与第一个乡村振兴审计项目,才对“长征”二字有了更多的体会与感同身受。

走好这条长征路,需要赤胆忠诚的向心力。农历2020年的腊月伊始,该局就快马加鞭地派出审计组,对泰顺县开展了乡村振兴审计工作。作为一名审计干部,对党忠诚、为党尽责是政治担当,依法履行审计职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赋予的使命。乡村振兴审计工作面对的资金庞大、项目众多,主要面对的是农村地区。第一要务是要保持对党的赤诚之心,听党指挥、为党尽责,把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审计监督中,以凡审必严的忠诚履职,践行庄严的入党誓词。

走好这条长征路,需要克难攻坚的意志力。这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审计项目,也是完完全全的审计门外汉。乡村振兴审计专业性强、政策内容多,什么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的具体条款有哪些?一个接一个问题让我应接不暇。感谢同事们的帮助,不厌其烦地为我解答问题,带我入门。回头看,当时收获满满,除了业务能力的提升,更有了一股敢挑重担、敢啃硬骨头的担当和干劲。

走好这条长征路,需要以民为本的共情力。作为全程正式参与的第一个审计项目,参与抽查了19家单位、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走访了13个乡镇、85个村,入户调查了80户农户。在泰顺县蜿蜒盘旋的山路、绵延连片的农田与星罗棋布的村居间,我们量过地、爬过山、走过农场、和农户们唠过家常,一天下来有时行程距离超过100公里,加班和奔波在路上成为常态。虽然辛苦,但看到人民在乡村振兴政策中获得了切实的好处,通过审计工作让这项政策更好的落地生根,又为工作的苦乐做了最好的诠释。

审计的初心从来不是单纯地揭示问题、移送案件线索,而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心系人民,方得民心。该局在牢固树立“民心的基础在民生,民生的实质是民心”理念基础上,持续做好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各项民生审计,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最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习近平总书记用三句话概括了审计工作的本质特征,也为全体审计人在乡村振兴审计工作中提供了根本遵循。跋涉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审计”长征路上,赓续着长征精神的红色血脉,跟随着“三立”精神的价值引领,坚定着“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信念初心,紧紧围绕人民群众,行稳致远。作为新时代的审计青年,面对下一段长征路,已经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温州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