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8期 返回首页

创新审计方法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成效

发布时间:2021-09-24 15:5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创新审计方法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成效

□ 黄月平 毛超燕 黄建清

浦江县审计局在开展某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探索创新审计方法,取得了明显的审计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审前充分调查,科学制定方案。配足审计力量,开展充分的审前调查,详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下属单位职责、内设科室和履责情况,向纪委、人大、信访局等单位了解相关信访线索,向其他科室了解以前审计项目中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问题线索,并走访乡镇(街道)、村(社区),实地调查相关经营户、农户,了解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文件,制定科学严密的审计实施方案。

(二)统筹审计项目,共享信息资源。在该审计项目中,有机结合财政“同级审”和专项审计调查。在财政同级审中发现预算执行不到位、日常公用经费挤占专项资金等问题;在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贯彻落实扶持政策过程中存在诸多漏洞。审计组带着诸多信息疑点迅速行动,发现包装项目涉嫌骗取财政资金;同一项目存在重复补助;补助资金违规发放、发放不及时;虚列支出变通购买其他物品等问题。

(三)应用数据比对,确定疑点目标。在“三公”经费审计时,通过调取石油公司加油记录,对该单位14辆公车消费记录进行筛选整理,发现某车辆存在油品混加、高频加油等异常情况。通过实地核查发现,2016年至2020年期间其下属单位某驾驶员用公务油卡为私车加油39次,涉及金额1.2万余元。在对全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审计中,通过与实际发放面积数据比对,发现存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标准不一,从而造成多补现象。如某农户实际土地确权面积1.28亩,而在对2017年至2019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每年多达240亩,每年多发放补贴1.2万余元,合计3.59万元。

(四)巡审同步实施,取得有效突破。该审计项目探索巡审同步方式,全程与巡察组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审计组发现在某项目立项、验收中存在违规行为,及时向巡察组反馈,巡察组及时跟进谈话,问题线索取得有效突破。纪检监察部门立案后对该单位某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涉嫌严重违法行为开展监察调查。该负责人后因贪污罪、受贿罪被法院判刑。在巡察组进驻后,发现存在利用协会资金变相公款送礼的线索,审计组随即对相关协会资金进行延伸审计,发现该局以樱桃节、葡萄节补助资金名义拨付某协会6万余元,用于购买水果请客送礼的情况。

二、主要成效

(一)建言献策提高审计影响力。审计人员撰写资金管理、项目采购、项目验收等方面审计专报13篇,提出有效的审计建议,获县主要领导批示13次,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参考。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审计专报,部署加强农发资金、涉农补助管理等工作,并对近5年的涉农项目开展自查自纠。

(二)借助监督合力效果明显。该审计项目中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公安等工作联动,共移送纪委监委8起案件线索,移送公安1起,适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2人,党纪政纪处分5人、追究刑事责任2人,审计成效明显。

(三)推动涉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审计推动完善现代农业扶持制度,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促进全县涉农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的实施,促进民生事项落到实处。

(四)促进完善管理制度。推动县级层面制定加强公车使用、政府采购等管理办法,出台现代农业扶持项目实施意见等制度。被审计单位积极采纳审计建议,通过制定工作规则、内部审计制度、“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制度。

三、审计启示

(一)强化项目融合,提高审计效率。在实施审计项目时,要加强不同审计项目之间的有机融合和相互衔接。统筹预算执行、经济责任、专项调查等审计项目,整合审计资源,有效提升审计效率。

(二)细化审前调查,明确审计方向。充分了解审计对象的履职情况、单位运行情况,并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等形式调查政策落实情况,收集问题线索,明确审计方向,进行深挖细查。

(三)推广大数据技术,提升审计成效。要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现审计全覆盖,大数据是有效、必要的审计工具。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筛选,迅速突破重点,找到审计突破口。

(四)借助多方力量,扩大监督合力。审计发现相关线索后,通过纪委监委和公安机关及时介入,对被审计单位和人员形成震慑,并利用其办案优势取得有效突破,从而促进监督合力的发挥,扩大审计成果。

(作者单位:浦江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