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7期 返回首页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发布时间:2021-09-26 10: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 吴建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一百年来我们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深刻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基层审计部门主要负责人,就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谈几点体会认识。

一、提高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上的讲话精神

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政治机关,要深入学习领会,把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到审计各项工作中去。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围绕“国之大者”谋划和开展审计工作,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用改革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改革的思路推动解决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快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监督保障。

二、聚焦主业,以政治机关的新标准新要求扛起新担当护航新征程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审计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政治机关的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体系,确保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要加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要加强财政审计,增强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要加强国有企业审计,重点关注国有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资产处置以及风险防控等情况,促进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经营管理绩效和国有资产(资本)保值增值;要加强农业农村相关专项资金、项目和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聚焦惠农政策落实和涉农资金安全绩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资金、项目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审计以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要加强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和卫生健康等重点民生资金、项目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加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三、狠抓落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海盐“审计当样板、三立争示范”的生动实践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路途漫漫,任重道远。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关键是要推动讲话精神学习贯彻走深走实,必须与基层实践工作紧密结合,更好发挥审计在“经济体检”中“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一要牢记嘱托强队伍。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到省审计厅调研时就提出了“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要求,2018年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三个立”要求。如今,我们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强调的“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加强审计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锻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二要勤学勤思强谋划。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深悟透中使审计理念永葆先进性。要更加突出审计“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进一步拓宽审计思路,精准谋划审计项目,确保能出好的审计业绩和成果。三要科技强审提质效。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的要求,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促进审计工作从现场审计为主向后台数据分析和现场审计并重转变,做到深查深究,审深审透,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四要敢督敢促强整改。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有效整改、巩固和拓展审计整改效果为目标,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推动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从而树立审计权威,做实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

(作者系海盐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