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7期 返回首页

传承红色基因 激发奋进力量 在服务共同富裕先行地建设上彰显审计担当

发布时间:2021-09-26 10: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新时代新阶段审计使命任务光荣艰巨。为推动浙江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本刊特别刊发部分县(市、区)委书记、党委审计委员会主任谈审计文章,共叙浙江审计在我省“重要窗口”建设、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重要作用。

传承红色基因 激发奋进力量  在服务共同富裕先行地建设上彰显审计担当

□ 余姚市委书记、市委审计委员会主任 奚 明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激励我们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胜利前进。踏上新征程,做好审计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余姚审计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把握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按照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宁波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部署要求,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积极融入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大局,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地提供坚强审计保障。

一、把牢正确方向,统筹好“讲政治”和“抓业务”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审计工作必须时时刻刻讲政治、讲方向、讲使命,始终为党的方针政策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一方面,要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凡事都要从是否有利于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的工作大局上考虑,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贯穿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讲政治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动力,以实际行动彰显绝对忠诚。

另一方面,要把党委、政府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审计重点工作,主动对标党委、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从讲政治、顾大局、促发展的高度找准审计工作着力点,当前尤其是要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打造革命老区共同富裕样板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地等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发现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做到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高质量发展的“护航员”。

二、聚焦主责主业,统筹好“全覆盖”和“攻重点”的关系

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交给审计机关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把握形势与内容的统一。形势上,要对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相关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无一遗漏、无一例外进行审计;内容上,既要注重质量,也要兼顾效率。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加大”“四个促进”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全面提高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要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审计监督。大力实施“两强三提升”行动,主动聚焦创新驱动、产业提升、项目招引等重点工作,密切跟踪各地各部门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揭示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严肃查处一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个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审计监督。持续深化推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深度和广度,加大对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及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落实情况的审计,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要围绕民生改善加强审计监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围绕社会保障、教育、救助、住房、防险救灾等领域,深入开展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及时揭示民生领域短板弱项,查处老百姓身边的微腐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擦亮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名片。

要围绕防范重大风险加强审计监督。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要有序推进对经济领域审计监督全覆盖,高度关注政府债务,督促积极稳妥化解存量、严控增量,并重点关注养老金支付、医保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

三、注重常态长效,统筹好“治已病”和“防未病”的关系

审计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全面整改问题,强化结果运用,扩大审计成果,切实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要做到查问题和促整改一体推、治当下和管长远一起抓,确保整改走深走实、全面到位。

要动真碰硬抓落实,严格落实挂销号制度,做到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逐项逐条摆列清单,明确各方整改责任,做好跟踪督促检查,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确保形成审计整改工作闭环管理机制。

要举一反三抓落实,强化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注重综合分析研判,善于从全局上梳理提炼具有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清单以及典型个案、局部问题,善于把财政、金融、企业等各专业审计发现的问题贯通起来分析,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着力推动源头治理,促进防患于未然。

要强化督促抓落实,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倒逼被审计单位把审计整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督促单位主要领导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了解掌握进度,加快推动落实,做到早处理、早行动,确保审计发现问题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整改到位,并深化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对于典型问题加大公开力度,形成震慑,对屡教不改、屡审屡犯的重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整改到位。

四、狠抓自身建设,统筹好“强基础”和“重创新”的关系

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加强审计机关建设,推动审计工作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

要着力强化自身建设。审计干部队伍必须是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的专业化队伍。审计机关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党员干部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广大审计干部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学习,抓紧补齐自身能力的短板和不足,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自觉赶上时代潮流,努力成为各审计领域的行家里手。

要不断创新理念方法。审计事业要发展,必须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大胆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方法。要抓好用好数字化改革机遇,优化完善“大数据+”“零填表”等制度,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坚持制度先行,及时把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制度形势固化下来。

要保证公正客观态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善于运用“三个区分开来”,既严格依法审计,又审慎容错纠错,既考虑历史情况,又着眼长远发展,力求审计结论客观公正、问题处理实事求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主动作为的热情和激情,不断提高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