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9期 返回首页
往期书刊
对高质量兑现惠企惠民政策的审计思考
发布时间:2022-03-12 09:0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对高质量兑现惠企惠民政策的审计思考
□ 陈 耘
近年来,围绕减税降费、融资贷款、财政奖补、稳岗就业等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帮扶企业和改善民生,各地及时打出惠企惠民政策组合拳。高质量落实好惠企惠民政策,润泽企业、惠及百姓,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不仅关系企业发展、民生改善,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前期,宁波市审计局围绕惠企惠民政策平台建设开展了审计调查,笔者对此作了一番思考。
一直以来,宁波注重各项惠企惠民政策的高质量落地、兑现,着力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企业和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2020年,基于宁波“城市大脑”打造的首个示范性应用“甬易办”正式运行。借助于数字政府建设,“甬易办”破解兑付顽疾,一键可实现即时申报、即时审核、即时兑付等功能,拉近了政策和企业、群众的距离,确保了各项惠企惠民政策高质量落地兑现。
高质量兑现政策,不仅是对行政效能和政令畅通的实践检验,更关乎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评价一项政策的好坏,最根本在于能否落实,是否真正惠及企业和群众。好政策如果不落地,也只是镜花水月,形同虚设。一些地方政策难兑现,究其原因,有锁在深闺人未识,好政策没有宣传到位,该知道的受众不知道;有把政策起点作为终点,习惯用会议代替落实,最终政策只停留在文件上,成为一纸空文;有条块分割、相互衔接不够;有政策间相互打架,部门间相互扯皮,没有协调解决;有曲高和寡、门槛似登天,政策过于理想化,兑现条件过于苛刻。凡此种种,致使一些政策流于形式,企业和群众得不到实惠,更谈不上有获得感。
只有高质量兑现政策,让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政策能知晓、会操作、易享受,才能避免政策成为空中楼阁,真正惠之于民、赢得民心。
高质量兑现政策,要主动送政策上门,实现从“坐店等客”向“速递上门”转变。让企业和群众早知晓、早享受,让政策红利尽快转化为企业发展红利、改善民生红利,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近几年,各地出台了大量惠企惠民政策,但不少政策兑现率低,财政资金拨付时间长,导致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强。“甬易办”集中解决以往政策兑现提交资料多、审核速度慢、操作流程繁等问题,主动向相关企业和个人推送政策。
但仅仅做到推送并不够,这种推送必须是精准滴灌,而不是撒网式。只有明确政策享受对象,实现点对点推送,才能提高企业、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目前,“甬易办”顺利运行的关键在于背后的数据采集及其运用,前期通过大数据比对精准锁定补助企业(个人)范围。
高质量兑现政策,须办理便捷,“直达”“一键办理”成为核心要求。“甬易办”在事先精准锁定补助企业(个人)范围和补贴金额的基础上,与财政、国库、银行系统对接,企业和个人只要上平台“一键”确认补贴金额、账户等信息,资金可即达银行账户。不仅确保企业和群众第一时间受益,实现帮扶政策应享尽享、应享快享,也减少了人为干预,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
一项好政策能不能又好又快兑现,可以折射出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应把推动高质量政策落地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来抓,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实行一站式整合政策、宣传推送、兑现服务,切实强增政策内容的知晓度、政策指向的准确度、政策执行的满意度,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作者单位:宁波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