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9期 返回首页

优化机制运转 当好参谋助手

发布时间:2022-03-12 09: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优化机制运转 当好参谋助手

□ 嘉兴市委审计办

嘉兴市委审计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积极推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一、主动服务“国之大者”,切实扛起守好“红色根脉”的政治担当

(一)抓好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规范运作。把规范召开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作为审计办重要职责。在规范会议形式上,与市委办联合制定《中共嘉兴市委审计委员会会务组织服务规程》,从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落实等方面加强审计委员会会议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能力。在规范会议内容上,会前精准确定会议主题,通过传达中央、省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汇报上一年度全市审计工作情况,审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审计工作报告、重要审计监督制度,推进关乎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截至目前,以审计委员会或审计办名义印发的重要审计监督制度11项,通过强化制度贯彻执行,全面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抓好年度审计项目谋篇布局。发挥审计项目计划龙头作用,每年10月份启动审计项目计划谋划工作,在与省委审计办秘书处做好同步项目计划对接的同时,书面征求市委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审计要求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审计需求,当面听取市委书记、市长意见,并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系统分析研究。在审计重点上,从政策跟踪审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审计、财政审计、民生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五大方面谋篇布局,推进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在审计广度上,市委审计委员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的实施办法》,对全市实施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监督全覆盖作出了具体部署,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三)抓好审计成果挖掘利用。探索审计成果利用途径,不断提升审计成果综合利用水平。2020年底,市委审计办首次向市委审计委员会领导报送2018-2020年以来的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财政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等4篇综合报告,均得到市委书记批示,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推动相关单位修订完善了财经、政府投资、经济责任等制度规定;联合各县(市、区)党委审计办共同编写《审计警示案例》,以“案例+漫画”形式反映全市审计机关近三年查处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编印1500余册分发给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单位)领导,推动各部门不断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减少共性问题发生机率。

二、当好决策参谋助手,搭建畅通高效的审计事项报告平台

(一)畅通重要文稿报送渠道。依托审计办平台,实行重要文书、审计专报“双头”报告机制,书面文书由专人第一时间送达市委市政府,重要审计情况由审计办主任当面向审计委员会主任报告,保证审计委员会领导第一时间掌握审计成果和重要事项,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抓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批示大幅增加。2020年共向市委审计委员会报送重大事项和重要文稿77篇,其中审计报告类文书36篇,审计专报37篇,重要工作情况报告4篇,党委政府领导批示56篇,其中市委书记批示37篇;2021年上半年报送文稿30篇,党委政府领导批示30篇,其中市委书记批示23篇,审计反映问题得到领导进一步重视和关注。

(二)规范审计工作重大事项报送程序。遵循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分级负责、逐级上报的原则,重大事项报告由审计办主任签发,专人报送,并将重大事项报送情况纳入对县(市、区)审计局年度考核内容,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及时向省委审计办汇报市局和县(市、区)班子成员调整、行政复议和诉讼、审计委员会会议召开情况等重要工作、重大情况,确保省委审计办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我市审计机关的重要事项,保障各项工作顺畅运行。

三、深化审计成果运用,拓展多部门业务联动合作机制

(一)畅通成员单位协调联络机制。通过出台《中共嘉兴市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协调制度》等规定,明确协调会议的主要研究事项,各成员单位确定一个内设机构作为日常事务联络机构,统筹做好市委审计委员会领导之间、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服务工作,指定专人作为联络员,组建工作群,确保委员会工作部署有效落实。

(二)增强“纪审联动、巡审融合”大监督合力。一是建立与市纪委的协作配合机制。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与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双方领导会商、双向梳理问题、纪委主要领导批办的工作机制,多个案件线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被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提出要求移送;二是建立与市委巡察办的全过程配合机制。在年度巡察计划和审计计划制定、材料共用、情况互通、成果共享等方面加强与市委巡察办的协作,市委巡察办将被巡察单位落实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巡察监督的重点内容,将巡察监督权威性优势与审计监督专业性优势相结合,有效打通巡察与审计协作配合的关键环节,形成审前、审中、审后全过程衔接顺畅、保障有力的长效监督格局。

(三)推进跨部门协作配合。一是与组织部门构建全过程联动机制。着重从“审前互通、审中协作、审后会商、年度盘点”四个方面同向发力,共同研判疑难问题、界定各环节责任,真正提供好用、能用的审计结果,更加符合干部监督和组织选人用人需求。二是建立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如在医保基金等审计项目发现犯罪案件线索苗头阶段,与公安机关相关业务条线明确相互配合的具体措施。三是建立审计监督与国资监管协同机制。与市国资委联合出台《嘉兴市级国资监管与审计监督协同机制实施办法》,从业务联动、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三方面明确审计监督与国资监管协同的具体实施路径。

四、打造审计高质量闭环链,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一)完善重大事项督查督办制度。2020年底,市委审计办出台《审计工作重大事项督察督办办法》,明确对审计工作的指示批示落实情况、审计发现重大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等重大事项进行督察督办,重点对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整改的事项建立定期联合督查机制,推进审计整改工作提质增效。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联合市纪委市监委出台《关于加强协同配合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实施办法》,将审计整改纳入纪委监委日常监督,加大对整改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领导干部的问责力度,为审计整改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二)构建部门联合“大督查”长效机制。依托审计整改督查管理系统建立审计整改清单,实现审计项目反映问题整改“挂销号”全覆盖管理,明确整改时限,加快整改速度,分阶段通报整改进度。从2020年下半年起,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组织开展2018年以来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市审计整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市人大财经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组成审计整改联合回访组,抓好跟踪督促检查,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和问题反弹,确保整到底、改到位,推进实现审计问题整改“清零”的目标。

(三)推进审计整改数字化改革。2021年,市委审计办加快建设市县一体审计整改管理应用系统,加强审计机关与其他监督职能部门、业务主管部门的数据共享、成果共用、高效协同,创建多跨场景应用,构建审计决策指挥“一屏掌控”、审计整改协同“一网互联”、审计整改督办“一键智达”,实现整改过程精密智控、整改结果全面评价,更好地提升审计监督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