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期 返回首页

全力做好“四篇文章” 践行依法审计之路

发布时间:2022-04-01 13:1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全力做好四篇文章践行依法审计之路

丽水市审计局

丽水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审计机关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持聚焦四个抓好,全力做好四篇文章,践行依法审计之路,争当新时代审计工作模范生。

一、抓好思想认识这个前提,做好引领文章

一是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化法律边界意识,严格在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确保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确保审计监督的公正性、权威性。主要负责人带头参加审计方案论证、中期会商和业务会,研究审议审计结论性文书,确保审计结论准确。

二是班子齐抓共管抓好重点工作。专题研究部署依法审计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工作、重大问题、重点环节、重要任务,把依法审计能力的强弱和依法审计水平的高低,作为考核审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把是否认真学法、真正懂法、自觉守法、准确用法作为考核审计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坚持开门办审计提升依法审计效能。认真执行与巡察办、组织部分别联合印发的《丽水市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联动工作机制(试行)》《丽水市本级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会商研判操作流程(试行)》等制度,在审计报告、审计专报等重要文稿形成前,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的意见,靠数据和事实说话,以理服人,既做最讲原则的表率,又做最讲道理的模范。

二、抓好全生命周期管控这个关键,做好保障文章

着眼审计项目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管理,建立标准化质量管控体系,形成系统化项目推进机制,把依法依规审计理念贯穿于审计项目始终,形成闭环管理。

一是开展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围绕省审计厅质量立审九项标准,出台《审计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办法》,把好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审计现场、审计结果三个关键点,开好重点审计项目中期会商会议、后评估会议两个诸葛会,用好审计项目现场管理清单、审计发现案件线索清单等四张清单,全面加强审计质量管控。

二是围绕风险防范强化质量标准化管理。每年突出一个专题,着重解决一个薄弱环节,出台《审计事项移送管理办法》《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案件答复应诉办法》等制度,规范案件移送、案件答复应诉、成果开发、中期会商;建立健全初审员、质量控制量化评分等审计质量管控机制,重点加强重大政策落实、重点资金、重大项目、重要部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等审计项目管理,促进审计质量、审计价值双提升。

三是围绕提质创优加强考核督查。每年对各县(市、区)审计局和各处室的审计项目进行执法质量检查,并及时通报情况,要求狠抓整改,提升审计执法水平;针对审计干部重视大项目、轻视小项目的实际,研究出台《审计工作单项优秀评比办法》,严格对标署优省优标准,设立审计文书类、科研论文类等4大类奖项,老大难问题解决、政策废改立12单打冠军,促进审计质量整体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审计项目938个,促进增收节支13.9多亿元,审计建议被采纳2400余条,推动建立健全制度70多项,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00多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入选丽水高质量发展20大创新样本并获省长肯定批示,2021年全省审计系统考核排名跃升至第三名,连续8年获得全省考核优秀。

三、抓好法规审理这个环节,做好承启文章

审理位于质量控制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工作质量和效率与审计整体质量息息相关。认真落实《丽水市审计项目审核复核审理办法(试行)》《不规范审计业务文书退文办法》,要求在具体审理工作中不仅要关注程序层面,更要重视和把握核心层面上发生的问题。重点从问题定性、实施取证、法律法规引用、处理处罚等方面提出审理意见。

一是推行全员审理。每个业务处室设置两名兼职审理人员,对一般审计项目进行全程审理,有效提升审计程序的规范性和审理工作的参与度。

二是强化重点审理。对重点项目进行集中审理,并形成集体审理会议记录及审理意见;对同一类型项目,进行集中审理,做到口径、尺度统一把握。

三是创新现场审理。对审计署、省审计厅同步审计项目开展现场介入的审理模式,审理人员在审计一线强化审计实施阶段质量控制,认真落实《中共丽水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容错免责操作办法(试行)》,明确容错边界,注重从审计程序、证据收集、问题定性、责任认定和案件移送等关键点进行把控。2021年选送的7个审计项目均获得省优秀表彰,名列全省市级审计机关获奖等次和获奖个数前列;2篇审计报告获评全省优秀报告,连续两年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四、抓好人才建设这个根本,做好动力文章

一是着力加强干部法治能力建设。把法律法规学习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干部参加单位出卷的法律知识考试;成立整改服务团,通过开展送审计知识到单位、送整改服务到现场、送财经法规到项目三送活动,在加快审计问题整改,攻克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

二是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开展能级提升行动,邀请市直综合部门主要领导、县(市、区)领导和专家授课,提升干部宏观视野和思维格局,进而提高依法审计宏观能力水平;创新设立三立论坛,通过审计案例分享和点评,借鉴经验,总结得失,提升依法审计实战能力水平;全面推行思维导图工作法,理清脉络,拓宽干部思维的宽度和厚度;注重交流学习,开展导师制活动;注重实践锻炼,与审计署上海特派办合作建立干部上挂机制;安排干部参加巡视巡察、纪委办案、交叉审计,推动干部在学用结合中快速成长。

三是着力打造依法求实的审计文化。推动党建和依法审计业务深度融合,做到两促进、两加强。彰显审计特色,坚持党建跟着项目走、支部建在项目上、作用发挥项目中。在依法审计做优项目上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把机关党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依法行政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