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审计厅落实《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不断完善公文处理制度,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审核把关,推动公文质量不断提升,为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紧扣提高公文质量,修订厅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种类、公文格式、行文规则、公文拟制、收文办理、公文归档、公文管理、精简公文公报等各要素各环节逐一梳理,形成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公文处理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紧扣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行文规范,明确报送格式、签发权限等事项,形成一套科学合理、衔接有序的制度体系,实现公文处理全流程依章运行。
二是强化问题导向。建立公文错情台账通报机制,定期梳理省政府办公厅退文情况通报、审计署办公厅公文质量检查情况通报,全面剖析公文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类使用错误、行文规则错误、要素错误、写作错误等4大类41小类问题案例,形成《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公文通报情况汇编》两本公文处理工具书,促进全体干部牢固树立“公文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公文起草质量。
三是强化审核把关。把好公文“政治关”,对标对表党中央精神,确保公文内容、表述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等保持一致;把好“程序关”,优化公文处理流程,实现公文流转闭环管理,做到不延误、不积压、不出错、不泄密;把好“文风关”,发扬“短实新”文风,从严控制“三类文件”数量、从严控制行文篇幅,要求政策性文件正文、审计综合报告篇幅均控制在10页以内,切实减轻基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