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6期 返回首页
往期书刊
数字赋能:浙江审计整改实践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2-09-26 09:2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数字赋能:浙江审计整改实践在路上
□ 省审计厅党组成员、总审计师 叶 青
浙江省审计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党建统领、数字赋能、审计整改”三位一体驱动审计创新,通过加快推进“七张问题清单”“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应用、审计整改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审计整改质效。省审计厅参与省委“‘七张问题清单’应用”建设,入选全省第一批“最佳应用”,并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金奖。
突出“三个对标”
全力谋划审计整改创新路径
省审计厅深刻领会省委“七张问题清单”是构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体系的一项创造性机制、牵引性举措、突破性抓手,构架了审计数字化改革“1+N+2”体系,审计整改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承担起先行先试的任务,纳入全省重大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
强化系统思维,对标党建统领整体智治体系。省审计厅主要领导担任厅审计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任专班组长,明确专班+专人、聚焦热点+难点、实行督促+督查,系统谋划“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如何切入、整改如何创新、管控如何量化、功能如何集成等关键问题,推动“问题发现、任务分解、整改跟踪、办结销号、验收确认、立体评价、回头看”等流程重塑,建成清单“驾驶舱”,涵盖4个综合分析场景、1个过程管控场景、1个区域治理评价场景、4个示范警示场景。如每季形成重大审计问题清单综合分析报告,通过对问题产生原因及风险研判,形成以党建工作统领问题解决、以问题解决强化党建工作的良性循环,实现审计整改具象化、可量化、可评价。
着眼由治到防,对标常态化“经济体检”审计功能。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审计整改是提升审计监督效能的关键切口,以往整改以项目、业务部门为单位,材料分散送、综合分析难。为此,我们坚持“小切口、大场景”,推动问题全量归集、全库智能分析、整改多跨协同、全链闭环管控,整改系统上线后,审计署审计浙江发现的问题、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整改情况,全归集到同一数据库。如我们利用整改数据,加大对违反财经纪律、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等三大重点领域问题的综合研判,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实现数字赋能,对标多跨协同联动贯通整改需求。审计整改受到省委、省人大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仅涉及各被审计单位,还涵盖省市县三级审计人员,因此整改系统使用频次高、适用范围广,需要我们统筹考量其多维性和差异化,既要为省委、省人大和省政府提供更具价值的审计整改成果,又要增强与被审计单位的双向贯通,推进整改由线下人工“多次跑”转为线上数据“实时传”,实现数据多跨协同、在线实时监督、整改综合研判,提高风险识别预知能力。如整改系统已向“七张问题清单”推送全量审计问题27367个。
打造“三项构建”
奋力攻坚审计整改重大应用
省审计厅充分认识数字化改革是单个突破到系统变革的整体重塑,在先行先试勇于创新的同时,将目标定位于一期要满足管用好用、实战实效,二期要逐步探索实现智能化、智慧化。
一池五指十场景,全链条构建审计重大问题清单新应用。省审计厅作为“重大审计问题清单”主管部门,探索问题生成“蓄水池”、多跨协同“中控室”、综合分析“测绘仪”、举一反三“议事厅”、重大风险“预警台”,为整体智治“管控力”提供审计支撑。一是建立问题发现和清单生成机制。根据“全量问题库、蓄水池、清单问题库、重点关注问题”分层发现和推送机制,建立“一池二库”,坚持细颗粒、可量化,设置纳入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库9类标准;规范问题属性,明确主动被动、复发再发、风险等级认定标签。二是建立问题整改验收确认机制。按照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分类推进,并从整改时效、举一反三、多跨协同、认识提升4个维度赋分,通过整改牵头单位“自评”和省审计厅“他评”,确保整改验收和结果可靠。三是建立问题清单指数评价机制。以市县为主体建立清单指数,设置由面上管控、主动发现问题、即知即改、整改到位、举一反三等5个分指数,每月晾晒指数并呈现管控画像。四是建立清单驾驶舱十大场景。涵盖问题发现、过程管控、整改牵头单位、全量问题和清单问题总览、清单指数、问题分析、整改成效、整改示范案例、风险公告、省外关注等10个场景,每季形成重大审计问题清单综合分析报告,通过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开展风险研判等,构建形成以党建工作统领问题解决、以问题解决强化党建工作的良性循环。
五跨六通九板块,全覆盖构建审计整改管理新系统。为解决审计整改全貌不清、资料报送量大、人工统计繁杂、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无缝对接“重大审计问题清单”,省厅开发建设审计整改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一是五跨联动。统筹推进技术、业务与数据融合,提升审计整改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五跨联动水平。二是六类贯通。整改系统建设审计云侧、信创云侧子系统,实现与省委“七张问题清单”、被审计单位、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金审工程三期、浙政钉、主管部门等内外贯通。三是一屏九览。系统驾驶舱一屏展示全量审计问题整改与“七张问题清单”蓄水池贯通、省本级整改工作报告、省本级项目整改、审计署及省本级项目涉及省级单位整改、审计署及省本级项目涉及市县整改、整改成效、整改趋势变动、省本级整改督查、省级单位内部审计项目整改等九大场景。四是智能分析。从项目、综合、问题多个维度,自动分析推送频发问题,自动抓取实现风险研判,自动识别查找热点关注;并以金字塔形式直观展示本系统与“七张问题清单”贯通情况,以雷达图形象呈现问题高发风险研判场景,以气泡图具体反映全量问题库标签数居前十的热点审计场景。
双核双链双闭环,全方位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新机制。一是对标对表,率先出台机制。起草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提炼7项富有浙江特色的整改机制,并把“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典型做法固化到制度,将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理念贯穿审计整改全过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2021年9月印发。二是上下贯通,强化闭环管控。一方面以审计署对浙江审计、省审计厅组织或实施的各类审计发现的问题为核,构成从省委、省政府直至被审计单位为主体的整改落实责任链,形成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后续再专题听取整改情况的工作闭环;另一方面以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为核,形成从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直至被审计单位为主体的整改落实责任链,由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作审计整改工作报告、次年再报告未整改到位问题整改情况的工作闭环。三是多方联动,深化整改合力。省厅出具每份审计报告,均附责任、目标、时限和成效等“六合一整改清单”,并与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人大财经委及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联动督查工作机制。四是内外共享,优化成果运用。将审计整改纳入全省法治浙江、法治政府、省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去年有4家省直单位及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因整改不力被上级领导约谈问责。2017年至2021年,浙江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金额整改率从93%提升至99.83%。
聚焦“三个有效”
合力形成审计整改硬核成果
省审计厅高度重视数字化改革的实战实效,以重大需求为突破口,厘清堵点难点,驱动审计整改在数字化改革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党建+整改,有效强化党对审计整改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增强了除险保安能力。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应用机制,切实增强市县党委和省级部门党委(党组)主动发现问题的敏锐度,为及时管控与防范问题发生频率,我们对整改不力问题如某重点项目6223万元财政补助款未产生效益等列入清单“风险公告”滚动栏予以警示,有效引导整改一个问题、固化一项机制、完善一项制度、治理一片领域。二是推动了稳进提质成效。每月发布管控力指数榜单,运用清单管控指数晾晒呈现立体画像,检验市县党委和省级部门党委(党组)抓党建、管全局的能力和水平,衡量党政“一把手”政治“三力”的高低。如省级重大审计问题中,已有10个审计整改案例通过层层路演入选“七张问题清单”示范榜,彰显了加强党对审计整改工作领导的优势和成效。
闭环+预警,有效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一是打通“做了”到“做成”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掌握各类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既严防小问题变为大风险,又由上至下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如某重要水源地部分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下降问题的审计整改,成为首个入驻“七张问题清单”总览示范榜的典型,有效解决重点工作推进难点、重大任务完成堵点、重点资金使用卡点、重要民生保障痛点。二是实现“发现—反馈—整改—共享”闭环机制。建立协同整改反馈机制,在销号、督查、考核、奖惩、公告、问责等方面聚合专业力量。如某区主动探索区域综合整治工作,完成粮食功能区高标准农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优化17908亩,拨付整治优化政策处理费补助资金1.19亿元,有力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智能+协同,有效促进审计整改形成合力。一是从“要我改”转向“我要改”。凡纳入“重大审计问题清单”的问题均属较难整改的,各地各单位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主动整改积极性空前高涨,清单应用建立后已推动省级重大审计问题完成整改123个。二是从“单兵战”转向“联合战”。有些重大问题靠单个主体难以整改,清单应用建立后,“联合作战”格局加快形成。如针对某重大科创项目创新发展省级专项资金结存12亿余元问题,省级多个部门联合当地协同处置,不仅盘活了该笔资金,还明确了资金今后使用管理方式,从根源上杜绝问题再发。三是从“治已病”转向“防未病”。整改措施由原来仅点上整改,向面上和制度机制层面整改转变。如某地通过完成23个问题整改,推动制定修订38项制度机制、举一反三拓展22项整改举措。
数字赋能审计整改的浙江实践正在路上。事实证明,“数字+整改”耦合发力,必将助推审计“后半篇文章”释放更优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