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三点合力”将研究型审计贯穿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

发布时间:2023-01-03 08: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近期,杭州市审计局在对9家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同时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将研究型审计融入审计项目审前、审中、审后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审计广度、精度与效度,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成效。

(一)找准审前切入点,强化政策背景研究。认真研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2020-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等政策,掌握党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大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和要求,筑牢审计政策基础。围绕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目标,开展对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多方面研究,聚焦政策落实、经营管理、权力运行等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提高审计的针对性。

(二)把好审中着力点,强化审计方法研究。研究探索“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实效化”的审计项目全过程管控新机制,使靶向更精准、重点更聚焦、责任更明晰。按照“总体分析、数据先行、分散核实”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加强对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出入库、工程建设、财务等数据研究,通过大数据对企业物资采购、股权投资及资金流向进行分析和比对,发现部分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涉嫌串标、未按股权比例出借、担保资金等审计疑点清单,通过国有企业从业人员信息、工商数据、企业采购数据分析比对,发现国有企业从业人员经商办企业和承接管辖范围内项目的审计线索,提高审计效能。

(三)夯实审后落脚点,强化成果运用研究。按照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分类提出要求,建立整改问题清单,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对账销号。加强与人大、国资等部门联合督查,做实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切实提升审计整改实效。加强与组织部门联动,更好地将审计成果运用到干部监督管理中。通过挖掘9家国有企业共性问题,揭示推进改革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并针对性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朱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