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8期 返回首页

构建新时代杭州审计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 在浙江审计监督现代化中勇立潮头

发布时间:2023-10-17 14:5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构建新时代杭州审计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

在浙江审计监督现代化中勇立潮头

□ 范   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审计领域战略谋划与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省委审计委员会作出“以审计监督现代化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的部署,杭州市委审计委员会提出“以审计监督现代化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提供支撑”的要求。杭州市审计局审时度势,积极对标中央和省委审计委员会重要精神,落实市委审计委员会要求,聚焦“审计监督现代化”,着力构建以“贯穿一条主题主线、加强三化融合、狠抓五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135”工作体系,努力实现优势再造,推动新时代杭州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杭州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保驾护航,努力在浙江审计监督现代化中挑大梁、当先锋、打头阵。

以贯穿一条主题主线

筑牢审计监督现代化根本保证

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审计监督的现代化。从审计实践看,促进审计监督现代化,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这条主题主线。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审计监督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组建之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审计机关要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是审计监督现代化总的要求。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总的要求就是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具体要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

构建新时代审计创新工作模式,持续推动审计监督现代化,必须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贯穿始终,筑牢审计监督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在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上,审计机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依法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高质量审计监督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构建集中统一的审计监督体系上,审计机关要如臂使指,以做实请示报告为切入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审计委员会和党委审计办运行机制,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把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不断细化实化制度化,把党中央部署把握准、领会透、落实好,形成并巩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审计工作“一盘棋”。

在构建全面覆盖的审计监督体系上,审计机关要如影随形,以夯实覆盖为支撑点,进一步推进全面覆盖形神兼备,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督权无一遗漏、无一例外,消除监督盲区,应审尽审、凡审必严。

在构建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上,审计机关要如雷贯耳,以落实整改为着力点,进一步推动审计成果权威高效运用,坚持依法审计,做实研究型审计,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打造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并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

以“三化融合”同频共振

明晰审计监督现代化具体要求

构建新时代审计创新工作模式,持续推动审计监督现代化,审计机关必须积极应对当今审计发展“法治化”“数字化”“一体化”趋势,做好“三化融合”同频共振。

审计发展面临“法治化”趋势。审计的权威根本在于党中央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所谓律人者必先律己,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监督不缺位、不越位,方能使审计报告信服人心,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信赖。新修订《浙江省审计条例》也提出:“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和执行职务情况的监督,督促审计人员依法履职尽责。”加强“法治化”,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托“法治政府”建设,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锤炼审计法治精神、完善审计法规制度、优化审计管理流程,在宪法和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实施审计监督,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纪律,运用法治方式、原则和逻辑实施审计。

审计发展面临“数字化”趋势。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审计机关提升监督水平和效能提出新的要求。数字化审计方兴未艾。加强“数字化”,要依托杭州“数字之城”区位优势,主动契合研究型审计发展态势,积极探索数字化手段融入,着力作好“数字化+研究型审计”新文章,立足顶层设计,发挥数字化在研究型审计中的靶向作用,充分依托各类数字化平台,不断深化完善,形成以研究型审计为主轴,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两翼,以具体多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多点的“一轴两翼多点”式数字化审计支撑体系。

审计发展面临“一体化”趋势。办事创业离不开统筹规划,集中起来力量才能大。审计工作中同样如此,不仅要做到专业业务精熟,更要有服务大局的全盘意识,一体化思维。审计机关需要胸怀“国之大者”,使审计监督工作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加强“一体化”,要持续对标对表,不断增强坚定不移看齐追随的政治自觉、坚持不懈凝心铸魂的思想自觉、注重实践担当实干的行动自觉、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的革新自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并积极树立审计工作一盘棋、各种审计资源统筹运用的一体化建设思想,不断强化各级审计机关之间的纵向联动和横向协作,构建上下贯通的审计工作体系,放大大监督格局的体制机制优势。

以“五个坚持”具体工作

夯实审计监督现代化实施路径

构建新时代审计创新工作模式,探索推动审计监督现代化,必须狠抓“政治为先”“质量为上”“创新为要”“人才为本”“安全为基”,以“五个坚持”的具体工作,夯实审计监督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坚持“政治为先”,就是要培育“红审计”,始终以服务国家大局为审计工作的第一原则。审计机关必须持续抓好政治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做好审计工作;深化各级各类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积极构建培育“五德体系”“五型机关”“五星党建品牌”等,形成机关党建品牌矩阵,实现党建统领。

坚持“质量为上”,就是要打造“金项目”,始终以打造高质量审计项目为审计工作的第一目标。审计机关必须以争创各级各类优秀审计项目为导向,构建完善的“质量强审”机制制度,进一步落实审计业务会议管理办法,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优化审计业务流程,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抓实审计立项、实施、报告、建议、整改等全过程、全要素质量控制,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优化方式方法、规范审计实施、严格职业要求,促进审计项目高质量建设。

坚持“创新为要”,就是要增强“审计力”,始终以创新为审计工作的第一动力。审计机关必须以做深做实研究型审计为路径,聚焦审计工作的难点、堵点问题,用审计新理念来指导审计工作实践,持续推进审计工作机制、审计方式方法、审计管理、审计整改的系统集成创新,持续推动审计数字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审计的前瞻性和协同性。

坚持“人才为本”,就是要锻造“特种兵”,始终以人才为审计工作的第一资源。审计机关必须健全完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一体提升机制,因材施教,努力培养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大数据审计的强手、创新创造的多面手、综合管理的行家里手,塑造杭州审计“崇尚法治、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切实打造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

坚持“安全为基”,就是要稳固“压舱石”,始终以安全为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审计机关必须始终绷紧意识形态、廉政、保密、网络信息“安全弦”,着力建立勤廉并重审计机关,持续打造过硬审计队伍,强化作风纪律、组织保障,对标上级要求,在内强功力、外树形象上狠下功夫,使依法履职、担当尽责、甘于奉献在审计系统蔚然成风,并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发挥表率作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审计系统形成强大的上下“安全”协力。

(作者系杭州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