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载征文选登 | 忽见陌上杨柳色——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浙江模式”有感

发布时间:2023-10-24 16:5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40年栉风沐雨,40年砥砺前行。今年是浙江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为总结回顾浙江审计机关走过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现浙江审计机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浙江审计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前期,浙江省审计厅面向全省审计机关开展了“我与浙江审计共奋进”主题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大审计干部职工积极响应。我们将陆续择优刊登部分征文,请跟随我们一同倾听审计故事、感受审计发展、见证审计辉煌。

忽见陌上杨柳色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浙江模式”有感

□ 宁波市鄞州区审计局

童佳瑛


是孟夏时的江南,花事渐起,枝叶扶苏。然而四月末的日气尚且节制,鄞州公园的柳树已然垂下了绿丝绦,悠然地随着湖面的微风摇晃,令人不禁想起“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的情境来。

这是我回到江南故乡的第九个年头,也是我加入审计大家庭的第九个初夏。

遥想十五年前我离开家乡,与友人约在鄞州图书馆相聚,彼时的图书馆人迹寥寥,四周尽是一片地产建设的景象,杂乱无章、尘土飞扬,灰尘混杂着柏油马路的味道在夏日的死水沟里蒸腾。那时的鄞州在我眼里,还是一个“灰尘满面”的工业大区,而审计在我一个即将入学的财务生眼里,也只不过是一个翻翻凭证查查账的形象罢了。

2015年,全国首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在浙江湖州试点探索,同年出台的《浙江省审计条例》开全国之先河,首次在地方性法规中提到了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进行审计的内容。也正是这年,我成为鄞州区审计局的一名新兵。恰逢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某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老科长带着我抽查了数十个小流域治理项目、江塘及水闸维修工程,收回多补资金近百万元。在延审某水库时,水库管理员陪同我们去看项目,顺路习惯性地捡起一些垃圾,他略带羞赧地说道:“我每天总是待在这里,就像整理自己家一样,也是保护水源了。”一个干净的家园,天蓝水清,绿树成荫,大概就是每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简单向往吧。

2017年,《浙江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同年,这类审计项目在全国全面推开,审计人在当好经济卫士的同时,开始“审山、审水、审空气”。鄞州审计人在两周内跑遍了127个现场,向相关主管部门移送了违规排放污水、侵占永久农田等案件线索3起,督促被审计单位边审边改,完成了6处大棚房和非法码头的拆除、公益林侵占复绿、永久农田复耕等工作。对审计而言,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不仅是一项全新的审计类型,更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正如那位爱护水库的管理员一样,我们审计人踏在现场的每一步脚印,都是以另一种方式在保护自己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

2019年,《浙江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出台,为在全省范围内深入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一年也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年的四月,伴随着江南杨柳依依的时节,蚂蚁森林发布了在阿拉善等地种树1亿棵的航拍,小小的绿色呈棋盘状一格格吸附住黄沙,在大漠上划出一条“绿进沙退”的分隔线。这条分隔线是中国人民集腋成裘,让美丽家园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行动力,也是浙江审计人从逐步摸索到深化运用的起跑线。鄞州审计人开始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小组作用,加强和资源主管部门联动,推动鄞州区开展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后续开展提供了一份清晰的“家底”。

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法律地位得以首次明确,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不仅上升到了法律层面,“生态账”这个新名词也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浙江审计人先行先试,不仅把“入门难”的自然资源资产入了门,还给“计量难”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插上了数字赋能的翅膀。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遥感技术(RS)、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高光谱成像等技术被各级审计机关广泛用于水源地保护、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审计场景,鄞州审计总结相关经验撰写的《基层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鄞州为例》荣获了第五届全国审计青年论坛一等奖。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也是审计机关成立四十周年,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浙江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高度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而审计人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绿色审计”倒逼“绿色担当”,构建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浙江模式”,这也体现在我这九年的鄞州审计路上——鄞州审计自主开发的自然资源审计“一张图”系统,实现了遥感图层的在线叠加、可视化分析,借助定位技术实现“导航式”精准落实,对现场确认的违法图斑自动生成取证单并批量下载,有效保证了现场核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着力构建统一规范的“山区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摸清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分解至乡镇的底数,初步设置30项具体指标,更好地推动审计评价发挥监督实效、服务美丽鄞州建设。

岁月如梭,曾经尘土飞扬之地竟变成了海浪般的绿色,伴着盈盈水面的反光,缓缓淹没了我。

这一眼,便是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