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9期 返回首页
往期书刊
“三部曲”构建对口工作审计监督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11-01 11: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三部曲”构建对口工作审计监督新格局
□ 成俊凯
对口工作是党中央从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重大机遇,也是审计机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必然要求。省审计厅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治藏方略,遵照省委省政府“出成果、出亮点、出模式”工作要求,立足国家审计机关政治功能和职能职责,不断强化从政治视角看待对口审计工作,紧扣“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着力以“制度引领、模式创新、整改提效”“三部曲”构建对口审计监督新格局,助力我省对口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2021年以来,省审计厅共抽审“三援”(援疆、援藏、援青)项目457个,发现问题101个,涉及问题金额2.19亿元。截至2022年底,提出审计建议62条,报送审计信息(专报)8篇,促进完善相关制度文件27个。2022年,我省对口审计工作在审计署研讨班上作了典型发言,审计署网站刊发《浙江省审计厅以审促改 推动援疆工作高质量发展》经验文章,为全国提供对口审计“浙江经验”。在省对口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我厅作为成员单位作典型经验交流。2022年撰写报送的《制度引领 模式创新 整改提效 切实发挥对口审计监督服务作用》案例获评全省对口工作金名片典型案例。打造对口金名片是省对口工作领导小组主要工作,评比淘汰率高达70%以上,此次获评是审计机关第一次获评,我厅也是获评7家省直单位中唯一的监督部门。
一、抓住顶层设计“牛鼻子”,以制度构建促新谋篇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口工作最新文件会议精神,主动适应对口支援项目管理由地方为主、脱贫攻坚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变,将其他以援建名义从支援方政府、企业等各方获得的资金和项目纳入审计监督范围等重大政策调整,抓住顶层设计的“牛鼻子”,结合浙江实际,以制度建设为引领,规范、强化对口审计工作。
一是在全国率先出台东西部协作审计工作指导意见。2021年11月,我厅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浙江省东西部协作四川省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我省东西部协作四川省68个县(市、区)审计全覆盖,重塑形成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实施,市、县(市、区)审计局派员参与的工作模式,建立东西部协作审计项目跟踪和质量检查机制,通过调研督导、共同驻点、台账检查和专项评审等方式,对审计项目开展质量检查和评估,进一步提升全省东西部协作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是完善对口支援审计工作方案。贯彻落实审计署、省委省政府对口支援最新政策文件精神,首次将其他以援疆名义从支援方政府、企业等各方获得的资金和项目纳入审计监督范围,统筹组织各设区市审计机关对我省援建项目、资金及各级指挥部工作经费进行审计,在实现对口援疆援藏援青审计全覆盖、服务压茬交接的基础上,结合审计发现的新问题新举措,完善形成全省统一部署、分级落实、内容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的全省对口支援审计工作方案,进一步服务我省对口支援工作规范安全有序。
二、共奏凝聚合力“协作曲”,以模式创新赋能增效
全面树立对口支援审计“一盘棋”理念,加强审计协作、汇聚多方合力,促进审计项目高效运作。创新实施援受双方联合审计、第三方委托审计、送达审计等多种新模式。
一是开展“以审代培”,援受双方联合审计。主动加强与受援地审计机关沟通联系,摸清受援地实际需求,做到精准支援、供需相适的要求。2022年9月,主动邀请阿克苏地区审计机关业务骨干,参加我厅对口援疆审计,通过现场言传身教,分享浙江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为智力援疆积累示范经验。同时,近三年先后派出12名审计干部,赴阿克苏地区开展“以审代培”工作,通过实地业务调研指导,提高当地审计干部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的能力水平,有效发挥审计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委托第三方“提前介入式审计”。2022年6月,我厅积极对接省援藏指挥部,将审计监督关口前移,指导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浙江援藏项目开展“提前介入式审计”,从源头抓好资金、项目监督,提前介入规范管理,为2022年对口援藏审计奠定基础。
三是组织送达审计。2022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多发现实情况,结合各地疫情形势,因地制宜、及时调整审计组织方式,统筹组织全省审计机关采用现场审计、送达审计多种方式,按时完成对口支援审计全覆盖任务。如2022年9月,温州市审计局等部分审计机关采用远程调阅、电子资料审查等方式同步实施援疆审计。
三、落实审计整改“工作闭环”,以真改实改抓本治源
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抓实审计整改的“后半篇文章”,切实形成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建章立制的工作闭环,通过审计整改的“实”和“效”,保障对口工作的“稳”和“安”。
一是建立对口审计后方常态化专班咨询机制。坚持“治已病”“防未病”,在持续开展援疆审计每年组织同步实施,援藏、援青审计三年内至少安排一次的常态化“经济体检”的同时,重视后方非现场服务,根据审计职能分工,建立对口审计咨询工作专班,实现定期有会商、咨询有回音、节点有落实的工作机制,注重抓早风险预警、抓紧制度完善。
二是形成历年审计发现问题分类整改清单。根据审计项目计划开展实施对口援疆、援藏、援青、东西部协作审计,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上报省委审计委员会,多次获得省领导重要批示。为进一步提升审计整改工作实效,通过选派新一轮援藏审计干部,梳理形成历年审计发现问题分类整改清单,细化问题分类,由表及里剖析问题原因,及时查漏补缺,严堵体制机制漏洞,严防同类问题重复发生,实现由点到面、举一反三。
三是针对发现问题提出机制性建议。2022年9月,省审计厅对2022年度援疆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发现了援疆资金未及时到位、项目超概算超工期等问题。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从援疆项目计划管理和计划统计工作、政策配套、项目建设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项目财务管理、投资评审和决策工作等方面,研究提出了30余条审计建议,并得到指挥部的积极采纳和及时整改,有效促进项目执行到位及资金规范使用,极大地发挥审计“审、帮、促”的作用。如审计发现援疆资金历年结余沉池问题后,协助省第十批援疆指挥部,建立结余资金清理常态机制,逐年清理、及时盘活,规范资金结余结转管理使用,进一步提高援疆资金使用效益,目前已清理结余资金近3亿元。目前,审计发现的17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为规范援疆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提供了范本式借鉴。
(作者单位:省厅投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