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9期 返回首页
往期书刊
忽见陌上杨柳色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浙江模式”有感
发布时间:2023-11-01 11: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忽见陌上杨柳色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浙江模式”有感
□ 童佳瑛
是孟夏时的江南,花事渐起,枝叶扶苏。四月末的日气尚且节制,鄞州公园的柳树已然垂下了绿丝绦,悠然地随着湖面的微风摇晃,令人不禁想起“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的情境。
这是我回到江南故乡的第九个年头,也是我加入审计大家庭的第九个初夏。
遥想十五年前我离开家乡,与友人约在鄞州图书馆相聚,彼时的图书馆人迹寥寥,四周尽是一片地产建设的景象,杂乱无章,尘土飞扬,灰尘混杂着柏油马路的味道在夏日的死水沟里蒸腾。那时的鄞州在我眼里,还是一个靠“卖土地,卖产品”灰尘满面的工业大区,而审计在我这个即将入学的财务生眼里,也只不过是一个翻翻凭证查查账的形象罢了。
2015年,全国首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浙江湖州试点探索,同年出台的《浙江省审计条例》开全国之先河,首次在地方性法规中提到了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进行审计的内容。也正是这年,我成为了宁波市鄞州区审计局的一名新兵。恰逢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区水利局主要领导干部经责审计,在延审三溪浦水库时,水库管理员陪同我们去看项目,顺路习惯性地捡起一些垃圾,他略带羞赧地说道:“我每天总是呆在这里,也像自己家一样要干净,顺便也是保护水源了。”一个干净的家园,天蓝水清,绿树成荫,大概就是每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简单向往吧。
2017年,《浙江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同年,这类审计项目在全国全面推开,审计人在当好经济卫士的同时,开始“审山、审水、审空气”。我的同事,在两周内,走遍了127个现场,滩涂、大棚房、山坳、采石场都出现着他们的身影。对审计人而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仅是一项全新的审计制度,更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正如那位爱护水库的管理员一样,审计人调取的每一块图斑,踏在现场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以另一种方式在保护自己山青水秀的美丽家园,实现自己的美好向往。
2019年,《浙江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出台,为在全省范围内深入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这一年的四月,在江南杨柳依依的时节,社交网络上发布了蚂蚁森林在阿拉善等地种树1亿棵的航拍:小小的绿色呈棋盘状一格格吸附住黄沙,在大漠上划出一条“绿进沙退”的分隔线。我们实现了经济崛起,也想实现绿色崛起,这条绿色的分隔线是中国人民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希望让美丽家园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行动力,也是浙江审计人从逐步摸索到深化运用的起跑线。
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改的审计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法律地位得以首次明确,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不仅上升到了法律层面,“生态账”这个新名词也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仅“入门”难,计量更难,浙江审计人在先行先试中,不仅入了门,还给审计工作插上了数字赋能的翅膀。地理信息技术(GIS)、空间遥感技术(RS)、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高光谱成像等技术被各级审计机关广泛用于水源地保护、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审计场景。有感于同事们逐渐告别了需要在两周内跑遍127个现场的岁月,我总结鄞州审计相关经验撰写的《基层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鄞州为例》荣获了当年第五届全国审计青年论坛一等奖。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也是审计机关成立四十周年,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浙江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高度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这条路也体现在鄞州的变化上——万丈高楼已然拔起,但“都市绿肺”鄞州公园和院士公园也蔚然成型;农资产品依然畅销,但149条垃圾河和84条黑臭河早已整治完成;经济强区仍然在位,但下应天宫庄园、咸祥渔家乐、横溪最美风车路点绿成金。这一个个欣喜变化的背后也有着审计人争当“绿色尖子生”的决心,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审计监督,以“绿色审计”倒逼“绿色担当”,构建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浙江模式”。
犹记得刚入职时,老科长带我去鄞州公园散步,也正是在这样的四月,时隔多年,曾经尘土飞扬之地已变成了海浪般的绿色,劈头盖脸地涌来,伴着盈盈水面的反光,缓缓淹没了我。
这一眼,便是许多年。
(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