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248239X/2023-00789 | 主题分类: | 审计 |
发布机构: | 省审计厅 | 公开日期: | 2023-11-30 |
文号: |
00248239X/2023-00789
审计
省审计厅
2023-11-30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11-30 09: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湖州市审计局:推动完善财政惠企资金一键兑付直达快享机制
近期,湖州市政府办公室修订并印发《湖州市深化财政惠企资金一键兑付直达快享机制改革方案》,为湖州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2022年,湖州市审计局在政策跟踪专项审计项目中,聚焦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提出“加快建立配套制度、促进政策落地落实、加快资金兑付速度”等审计建议。审计专报获市委书记批示,要求建立有效机制,精准监测并督促政策落实。
湖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问题和建议,及时修订印发上述制度。创新一套机制,出台上述《方案》,引领高效兑付,在安全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建立政策快享机制、资金直达机制、绩效跃升机制等三项财政惠企资金精准高效、直达快享机制。梳理一套流程,在一套机制中设置“三类”申报兑付流程,分类明确“认定类”无需申报即可兑付,“承诺类”见承诺立即兑付,“申报类”见申报加快兑付。迭代一个平台,纵向与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融通,横向对接市公共数据平台亩均税收、信用、社保等数据,形成政策发布、资金兑付、绩效评估全流程闭环,打造政策智能推送应用场景、项目智审直兑应用场景、绩效全程可视应用场景等三大应用场景,实现规范兑付。(徐樱瑞)
舟山市审计局:助力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近期,舟山市财政局高度重视审计反映问题,印发《舟山市政府采购正面清单》和《舟山市政府采购负面清单》,立足高质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解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
2023年3月起,舟山市审计局开展功能区财政体制专项审计调查,发现部分功能区政府采购存在以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潜在供应商等问题。舟山市审计局在审计过程中及时与舟山市财政局进行沟通,提出政府采购应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规范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建议,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舟山市财政局高度重视,于近日印发《舟山市政府采购正面清单》和《舟山市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将政府采购扶持中小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社会公益、环保创新等共计12个具体事项列入政府采购正面清单,将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潜在供应商、以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等共计47个禁止事项列入政府采购负面清单。政府采购正负面清单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助于进一步营造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全面助推三个“一号工程”落地见效。(周弋茹)
杭州市余杭区审计局:助推产业发展招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落地
近期,杭州市余杭区政府办公室出台《余杭区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流程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推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2022年,杭州市余杭区审计局开展余杭区楼宇经济服务“全域创新”绩效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向区政府提交审计专报,提出“明确产业政策制定主体、权限,坚持协议条款‘权责对等’原则,强化项目绩效评价与监管,修订完善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审计建议。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区府办及时组织区发改局、区财政局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上述《办法》。办法明确收回产业平台制定区域性产业政策的权限,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上级工作部署或者上级考核要求,才可要求出台临时性政策;办法强调专项性政策应遵循“权责对等”原则,要求招商主体单位明确绩效目标,约定违约责任,根据需要拟定相匹配的扶持政策内容;办法要求应按年度对项目安排和实施情况实施绩效跟踪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应对产业专项进行重点绩效评价,审计部门应对政策兑现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丁萱)
杭州市钱塘区审计局:积极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杭州市钱塘区审计局在区行政审批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区行政审批局存在“最多跑一次”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施工图审查费未及时支付且未制定完善的支付规则、投标保证金未及时清退等问题。对此,审计建议区行政审批局专题研究施工图图审费支付并妥善解决拖欠账款事宜,尽快退还滞留的投标保证金,并在后续招投标过程中按规定做好及时退还工作,进一步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区行政审批局积极采纳审计建议,全力开展整改工作,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落实“最多跑一次”政策,减轻群众负担。区行政审批局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八统一事项,做实跑零次即办件的承诺,提升审批办事人员履职能力,落实所有即办事项全部按即办要求完成办理,着力减轻办事主体负担。二是制定施工图图审费支付制度,落实支付结算。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图审查费支付的操作规则和流程,出台并实施《钱塘区行政审批局施工图审查费支付工作制度》,积极对接区财政局,明确逐步消化以前年度未支付款项的分步计划。三是完善投标保证金退款制度,全面清理退还。草拟投标保证金相关制度规范流程,全面清理以前年度投标保证金,及时清退款项避免造成长时间未退情况,并建立定期查账制度,查询是否有未退情况。(林诗冰)
宁波市江北区审计局:推动出台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办法
近日,宁波市江北区财政局采纳审计建议,出台《江北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财政部门、发改部门和项目主管单位主体职责,建立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全流程管理模式。
近年来,宁波市江北区审计局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项目中,持续关注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着重审查专项债券的管理使用情况,提出“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管理,制定专项债券管理办法”等审计建议。区财政局高度重视,联合区发改局多次研讨并出台上述制度。《办法》对专项债券项目储备、项目申报等事前环节实行清单化管理,对账户设立、债券存续期内的资金拨付使用、建设运营、监督管理等事中环节作出详细规定,并明确将专项债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区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及时强化政府专项债券事后考核管理能力。(龚佳惠)
嘉兴市南湖区审计局:推动重塑招商引资全流程闭环管理
近期,嘉兴市南湖区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将大抓招商和快推项目有机衔接,打造过程化绩效化管理模式,构建流程清晰、闭环管控的招引机制,形成招商引资全流程闭环管理。
嘉兴市南湖区审计局在重点乡镇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主动将审计发现问题纳入市级“七张问题清单”重大审计问题清单,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提质增效。区政府采纳审计建议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建立项目履约管理机制和履约对标流程,严格按照约定条款执行投资协议内容、兑现扶持政策。设立“建而未投”和“投而未达”两个数据库,对“投而未达”项目给予三级缓冲过渡,分类实施监管措施,实现长效管理。(谢婷婷)
海宁市审计局:推动完善建筑业财政奖励政策
近期,海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落实审计整改,对市建筑业财政奖励政策进一步修改完善,推动市政府出台《海宁市支持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奖励意见(修订版)》。
2023年,海宁市审计局在市住建局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提出“应优化完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细化资金分配方式”的审计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市住建局按照审计建议及时整改,并于2023年5月修订出台上述《意见》,明确建筑业财政奖励分配使用需及时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和下达计划,落实落细每笔财政奖励资金,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政策引导作用,推动该市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宋陈霞)
海盐县审计局:推动完善惠企利民政策制度15项
海盐县审计局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寓服务于监督,持续跟踪问效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情况,分别聚焦产业园区建设、奖补扶持政策运行、人才招引激励等多个领域,着力揭示政策空转、审批程序复杂等问题,助力解决营商环境工作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已推动相关部门完善营商环境领域相关政策制度共15项。
想企业所想,推动专项奖补政策更加公平。海盐县审计局在工发资金专项审计调查中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听取企业对奖补扶持政策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对比奖补情况发现政策兑现过程中存在适用标准不一的问题,推动县经信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工作机制的意见》,保障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急企业所急,推动欠薪应急周转更有保障。海盐县审计局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关注到欠薪应急周转金的申请和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推动县人社局、县委政法委和县财政局联合出台《海盐县欠薪应急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缓解资金临时周转困难企业的燃眉之急,保障职工权益。
盼企业所盼,推动工业园区产业更加集聚。产业集聚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成本。海盐县审计局在两创中心建设运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中,深入调研各镇(街道)两创中心园区(小微企业园)产业定位、配套设施建设、企业入驻情况等,反映部分园区产业定位不够清晰、入园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推动我县出台《海盐县推动工业园区有机更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若干意见(试行)》,武原街道、于城镇等7个镇(街道)出台制度完善两创中心产业园(小微企业园)项目准入及退出机制或园区管理办法,加快推进一区域一产业有序集聚,有力助推产业园区全面发展。(寿亦如)
文字|相关审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