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载征文选登 | 档案中的审计

发布时间:2023-12-05 17:0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40年栉风沐雨,40年砥砺前行。今年是浙江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为总结回顾浙江审计机关走过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现浙江审计机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浙江审计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前期,浙江省审计厅面向全省审计机关开展了“我与浙江审计共奋进”主题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广大审计干部职工积极响应。我们将陆续择优刊登部分征文,请跟随我们一同倾听审计故事、感受审计发展、见证审计辉煌。

档案中的审计

□ 常山县审计局 李灿

2021年,我作为单位的档案管理员,第一次参与了本单位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当密密麻麻的棕色档案盒铺满会议室的桌面,我不禁感叹三十多年审计前辈的工作成果是多么浩瀚,多么丰硕。那一本本陈旧或崭新的档案盒装载着一份又一份的审计档案,也承载着近四十年的审计工作,代表了无数审计前辈的辛勤工作与丰功硕果。

面对着这满桌的档案,我不禁思考,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在这相似又新旧不同的档案盒里,审计档案的形式发生了多少变化,又代表着审计工作的方案与形式发生了多少变化,未来的审计档案以及它所承载的审计工作方式、形式又会有多少变化。

新中国审计事业的初创,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审计署档案库内的第一卷文书档案,就是形成于1983年的审计机关筹备组永久第1卷,它在形式上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的筹备工作,也预示着中国审计事业的起步,代表了那从无到有跨出的第一步。

新中国审计工作起步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物质条件还很艰苦,审计人的审计工作方式也相对原始。算盘、尺子、万用表、复写纸和法律法规汇编,算得上是当时的“审计五宝”。然而,正是这些原始又简单的工具,加上事业初创那并不丰富的经验,支撑着早期审计人员完成一次又一次审计任务。翻看早期的审计档案,我们可以看见档案内那一本又一本的文字材料都是由审计人员一个字一个字亲手书写。那些娟秀工整或潇洒奔放的文字都承载着审计人员日日夜夜的努力与汗水,那是早期审计人员面对审计事业的决心与努力。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并不断普及,我国审计人员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始使用简单的计算机工具软件编制数字表格、编写审计报告。虽然大部分报告还是需要手工抄写,但相比于之前每一个字都要亲手书写,每一张表格都要徒手绘制的情况,已经减少了不少工作量,减轻了许多负担。此时的审计档案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子绘图等方式看到信息技术的影子。

数年之后,在总结计算机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审计署规划建设服务于审计人员的信息化审计系统建设,即“金审工程”,正式拉开了审计信息化的大门。今天,“金审工程”已经迭代到了第三期系统,各式各样的现代信息技术也不断补充至系统内部,为审计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我们的审计材料绝大部分已经不需要再由审计人员一字一句亲笔书写,而是借助“金审工程”,以电子材料的形式形成一份份的审计档案,既节省了审计人员大量精力,又解决了由于个别审计人员字迹潦草不清导致的阅读困难。

回望来时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审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精彩蝶变,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轻抚这一卷卷满载历史的档案,我们坚信新时代审计篇章一定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