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7期 返回首页

精细培育 破除定势 全力抓好青年干部培养“战略工程”

发布时间:2023-02-24 15:5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精细培育 破除定势

全力抓好青年干部培养“战略工程”

□ 彭雪君

青年是审计事业的有生力量,是审计事业的未来。做好青年教育和培养工作,是审计机关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研究探索构建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年轻干部人才培养体系,建强建好“四能四有”干部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充分认识加快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年轻干部是推进变革型审计机关建设的根本所在

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审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各级审计办的职能作用,提高审计干部塑造变革的能力,打造变革型审计机关。年轻干部大多具有较高学历,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且对新生事物的学习与接受能力强,具有更为创新的思想和更强的冲劲,是审计干部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也是变革型审计机关建设的生力军,在打造变革型审计机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年轻干部是建好建强“四能四有”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

省厅党组书记、厅长毛子荣提出,要放大人才强审新优势,健全审计干部全链条管理机制,精心选育“四能四有”审计干部。大力培养年轻干部,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把想干事的培养好、把有能力的引导好、把干成事的使用好,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在公平考量、择优使用中当好年轻干部进步的“阶梯”,推动审计人才队伍实现良性更替、科学发展。

(三)培养年轻干部是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时代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矛盾交织化、问题隐蔽化、手法多样化趋势明显。新时代的审计任务也更加综合和多元,一个项目往往会涉及财政、金融、工程、文化、自然资源、企业管理等经济社会建设诸多方面,覆盖面宽、专业性强。同时,审计长期面临人少事多矛盾困扰。聚焦年轻干部培养这个关键,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实战能力,使年轻干部更好地锚定方向、迸发激情、创造佳绩,是推动新时代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二、瞄准方向,破除定势,全力抓好审计年轻干部培养

(一)瞄准方向,坚持“三个导向”

目标导向。抓好顶层设计,强化系统谋划。着眼近期需求和长远需要制定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抓好干部工作总体布局,将干部选育管用爱各环节衔接起来,明确工作总目标、路线图、时间表。出台《年轻干部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构建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和全程培养体系,坚持党管干部,突出政治标准,突出事业选人,为干部搭建可预期、看得见的梯子和舞台。

问题导向。只有找准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分析研判当前审计机关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与高标准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政治站位还不够高,审计机关政治属性第一性体现得不够,习惯站在审计是业务部门的角度思考问题;视野层次还不够高,审计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如何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为宏观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研判提供支撑方面做得不够;研究型审计仍是弱项等。

效果导向。通过优化路径、设定目标,发现、储备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要明确目标,“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争取用五年时间把80%的年轻干部培养为业务骨干,30%成为业务能手,70%取得审计师、会计师、工程师、经济师、计算机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破除定势,优化“四种路径”

规划成长路径,选苗栽苗。每一名年轻干部都是一棵“好苗子”,只有把它种在合适的土壤中,细心呵护,精耕细作,才能茁壮成长。要结合不同岗位实际和干部自身特点,帮助年轻干部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努力培养一批“四能四有”的新时代审计人才。一方面,要规划干部培养路径,通过跟踪记录年轻审计干部基本情况、成长履历、主要成绩、专业特长、审计经历,规划其成长路径。另一方面,明确干部培养方向。提倡优秀年轻干部“强选拔”,促进可塑苗子再锻炼再提升,破除论资排辈思想,优先考虑80后干部为中层正科,85后干部为中层副科,适时培养提拔90后干部,优化干部梯队结构。

推行导师帮带,固根培土。有针对性地开展导师一对一帮带,是年轻干部成长“固根培土”的一个重要环节。注重选派政治过硬、作风正派、工作经验丰富的中层干部和中坚骨干担任年轻干部的导师,对年轻干部进行“传、帮、带”指导,确保年轻干部在工作方法上有人教、工作作风上有人带、工作困难时有人帮。要推行“老带新、熟带生、强带弱”帮带模式,实现导师特长与帮带对象需求的“无缝对接”,带领年轻干部每年开展“51”行动,即参与1个重大任务、参加1次业务研讨、参加1个课题研究、开展1次信息宣传、做好1次交流展示,让年轻干部能积极参与重要工作谋划、重大审计项目、重要任务落实,帮助年轻干部快速补齐短板。

搭建成长平台,施肥浇水。搭建学习教育平台,精心设计培训载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激发干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搭建业务培养平台,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审计署、省审计厅组织的重大审计项目,参加省市巡视巡察,到审计署特派办、省审计厅上挂等,为年轻干部提供一个高标准的“参照系”。搭建“市、县双向交流”实践平台,开展递进式培养,有计划地将年轻审计干部,特别是40岁以下缺乏基层经历的优秀干部,交流至县(市、区)审计局、乡镇(街道),加强基层历练。搭建部门横向交流平台,组织优秀的年轻干部到综合部门顶岗培训、参与专班工作等,丰富经历阅历。同时,鼓励年轻干部人才多担任项目主审,广泛运用以审代训、练兵比武、实绩赛马等形式,不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增强本领。

加强监督考评,修枝剪叶。“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年轻干部茁壮成长要常修枯枝、常剪残叶。要紧盯年轻干部的工作职责、岗位性质和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加强理想信念、从政道德、职业道德、党纪国法教育,筑牢廉洁自律防线。要强化全周期监督,注重事前监控、过程监控、即时监控相结合,做到防范在先,监控在前,适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要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坚持常规谈与灵活谈、鼓励谈与警醒谈相结合,敢谈缺点和不足,常谈困难与障碍,善谈疑惑和误解,为年轻干部解疑释惑、指出不足。要坚持从严考评,实行干部年度考核积分进入个人档案,对工作态度端正、业绩突出、积分靠前的干部,在人事提拔、职级晋升、评优评选上优先考虑。    

  (作者单位:台州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