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1期 返回首页
往期书刊
注重“统建服”并举 推动“质量形”并提——湖州市吴兴区审计局推进乡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经验做法
发布时间:2023-03-01 15:2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注重“统建服”并举 推动“质量形”并提
——湖州市吴兴区审计局推进乡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经验做法
□ 穆若瑶
湖州市吴兴区审计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抓统筹、强建设、优服务”为原则,在开展审计项目中重点关注乡镇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积极构建乡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吴兴模式”。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多次获署优、省优表彰。
一、细化方式方法统筹,推动审计品质不断提升
(一)抓好项目计划统筹,有效发挥审计监督整体效能
将乡镇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事项贯穿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的同时,结合责任链条,通过“+专题”的方式,与经济责任审计、乡镇财政决算审计等融合实施,推动乡镇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事项在各类审计项目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乡镇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审计。收集社会媒体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突出问题,建立属地问题清单,做到百姓关注,审计出动。
(二)抓好项目内容统筹,准确把握服务大局工作要求
以“主体内容+专题内容”的形式,丰富乡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内容。一方面,结合乡镇自然资源资产禀赋特点和主体功能定位,在西部山区乡镇重点聚焦林地侵占、矿山违法开挖等事项,在东部平原乡镇重点关注耕地表土层剥离、尾水养殖等事项。另一方面,以乡镇职责范围为依托,紧紧围绕乡镇生态工作目标,开展审计项目。如结合生态红线考核指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责任,重点关注山水林湖田等资源管理情况;以“无废城市建设”分解任务为抓手,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生活垃圾治理、土壤污染防治等问题。
(三)抓好审计方法统筹,力求显著提升审计项目成效
通过获取高清遥感影像图和农林水红线的矢量数据,结合人工智能中深度学习技术构建卷积神经网络,运用百度EasyDL平台实现一站式的数据管理、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和模型部署,最终确认13.51亩土地被违规占用、6个水稻区的节水灌溉设施闲置,为建设“生态吴兴”保驾护航。运用BIM技术建模利用Civil3D核实土方量等技术,发现矿山涉嫌被违法开采的问题,有效提高审计效能,有力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二、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审计力量多方融合
(一)融合纪巡力量,发挥职能优势
在“三有三早”“平审联动”“巡审协作”等纪巡审合作配合机制的基础上,与纪委、巡察等部门联合制定《纪巡审“四化协同”融合监督实施方案》,抽调“人才库”专家,开展乡镇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联合专项监督,扩大审计部门、纪委巡察机构资源共享面,对乡镇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落实情况进行多维度关注,通过监督成果共享化协作,向区纪委移送相关事项。
(二)融合执法力量,注重线索共享
与水利、农业农村等4个单位建立多部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违法线索共享机制,通过打好“三联动”监督组合拳,对日常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会商研判,实现违法违规问题早掌握、早介入、早处置。通过该机制,主管职能部门在审计期间向审计部门提供乡镇土地、林地、水域等方面疑点线索,拓宽违法问题线索来源,为乡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添劲助力,共同守护江南清丽之地。
(三)融合内审力量,注重源头治理
与农业农村部门共同出台《协同推进乡镇(街道)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内部审计工作意见》,形成内外监督“一盘棋”格局,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内审业务指导、组织开展协同工作等形式,充分发挥乡镇内部审计工作在自然资源资产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完善治理等方面的基础性、源头性自我监管作用,让乡镇工作人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一步提升管理乡镇自然资源资产的能力和水平。
三、优化监督体检服务,推动审计形象深入人心
(一)汇合“微手段”,对症下药树立整改高线
以“七张问题清单”为抓手,通过“周期例会+专题汇报”双模式,举一反三推进问题整改到位,实现“微手段”、大效果。如针对村级工程监管缺位问题,抽查40个村级工程项目,促进各级出台村级工程项目管理制度5项;在全市率先建立以住建、审计等6部门参与的造价咨询质量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规范村级工程项目从立项到价款结算审计的全过程监管。
(二)汇聚“微讲堂”,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在全市“三资”管理培训班、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区委第二轮巡察培训班上,面向500余名基层工作干部,专题讲授在乡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典型案例,揭示占用耕地、占用水域等违法问题,从案情简介、问题认定、案件启示等三方面入手,层层递进,全面剖析案件始末及警示意义,增强案例的实用性,助力规范管理,提升审计形象。
(三)汇集“微案例”,分类施策坚守风险底线
依托《审计案例汇编》《风险问题清单》等载体,提炼乡镇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共性问题,并对相关预防措施进行汇总,为相关干部提升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提供有效参考。同时,结合乡镇实际需求,主动“送货上门”,以发放案例汇编、审计宣讲等形式,围绕乡镇自然资源资产考核指标进行分类施教,有效提升乡镇对自然资源资产的认识和关注,当好“绿水青山”的护航者。
(作者单位:湖州市吴兴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