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 返回首页

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 推动杭州经济责任审计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0 11: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

推动杭州经济责任审计新发展

□ 杭州市审计局

2022年,杭州市审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审计委员会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的要求,踔厉奋发、鼓足干劲,在杭州经济责任审计新征程上干在实处、勇立潮头。

一、坚持政治首位,聚焦中心工作

立足新形势,贯彻新理念,服务中心大局,努力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新格局。

一是提升服务大局“贡献度”。牢牢把握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坚持把讲政治贯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始终,全力做好对领导干部的常态化“经济体检”。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一个中心、七项重点”等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亚运会筹办保障工作的推进情况、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等,加大对楼堂馆所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和单一来源采购等重点领域的审计力度,着力揭示财政财务风险、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廉政风险等,切实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规范权力运行和促进责任落实中的独特作用。2022年,共安排20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占全年项目计划的50%,创历年之最,向市委市政府上报审计专报16篇,获得省市领导批示19人次。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引领度”。为落实市委审计委员会关于加大对“一把手”监督力度的精神要求,谋划出台《杭州市市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222026年规划》,根据领导干部的岗位性质、履责重要程度、管理资金资产资源规模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不同类别审计对象的审计频次和组织方式,切实做到落实全覆盖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首次将区、县(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党的工作部门和担任镇街书记的市管领导干部等纳入监督范围。

三是提高成果运用“辨识度”。主动将经济责任审计融入干部大监督体系,助力增强干部监督管理效能。加大成果供给侧改革,以省厅“五审五评”体系为引领,优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文书,提升审计成果的可用性。探索审计全过程会商研判,在市属国企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邀请组织部全程参与动员部署会、方案讨论会、中期汇报会、结果汇报会等,提升成果运用的时效性;探索拓展会商研判对象,从被审计领导干部拓展到被审计单位的其他班子成员、后备中层干部等,得到组织部充分肯定。

二、坚持变革创新,聚力提质增效

主动思变求变,创新大项目组织方式,深入落实研究型审计,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打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新局面。

一是闯出组织方式“新路子”。2022年,为高质量完成市主要领导交办的9家国企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高站位谋划、全链条管控,专门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工作专班,统筹8个处室力量,实行“大项目、大集中、大统筹”的组织实施模式。以系统目标谋划方案,以严格标准管控质量,以高效协同凝聚合力,做到工作方案、调查了解、问题核查、定性定责、审计文书、成果运用“六统一”。汇总提炼审计成果,在加强班子建设、推动国企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建议,得到市主要领导重要批示,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是挑起审计难题“重担子”。做实研究型审计,将研究贯穿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由人及事”确定审计重点,“由事及人”做出评价结论。针对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痛点、难点、堵点,深入研究确定审计内容的方法和路径,形成《杭州市党政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手册》,以“导图+手册+案例”赋能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并在全省经济责任审计培训班作典型经验交流。

三是立起审计成效“好样子”。全年市本级1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荣获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1篇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荣获全省优秀审计报告,1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获全省优秀审计论文一等奖。做深数字化改革,强化数字赋能,市本级4篇经济责任审计大数据审计案例入选全省优秀大数据审计案例,以落实浙江省领导干部经济体检“子应用”首批试点任务为契机,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三、坚持系统观念,聚势贯通协同

把系统思维运用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各环节,通过整合横向各部门和纵向各层级的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新体系。

一是织密成员单位“一张网”。找准经济责任审计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需求的衔接点,聚合成员单位的资源和优势,有效发挥联席会议机制合力作用,让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单部门作战转变为多部门、跨专业作战。与纪监部门持续加大案件线索互送、查办互助、结果互通力度,移送问题线索21件;与组织部门创新开展“组审联动”,会商研判23名领导干部;与编办深化开展“编审联动”,在人社局等7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实现同步进点、同步实施、同步反馈;与财政国资等其他成员单位加大行业政策、数据共享、业务指导、整改推动等方面的支持,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凝聚各类监督“一股劲”。大力推进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不断健全《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委巡察机构和审计机关巡审联动的操作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与审计机关协作配合工作的意见》等工作机制,提升监督综合效能。与巡察探索全方位深度融合,共享资料、方案、数据,同步进驻、核查、谈话,共商问题、线索、整改,实现“双剑合璧”。与统计局建立“统审联动”机制,共同签署《关于加强统计监督与审计监督协同配合的合作备忘录》,推动统计造假问题依规依纪依法处理;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人大财经工委等建立“整改联合”机制,提升整改推进力度。

三是打造审计工作“一盘棋”。对内加强统筹指导,通过制定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方案等,不断加大对局本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点、实施、报告、反馈、会商等各环节的全过程跟踪指导力度;加大对县(市、区)审计机关的调研指导力度,送服务上门,推动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对外加强培训指导,向市直部门和单位印发《浙江省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等最新法规汇编,在内部审计培训班解读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推动全市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