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期 返回首页
往期书刊
“三力”同聚 “三能”齐抓合力打造我省审计“大监督协同”标志性成果
发布时间:2023-04-11 17: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三力”同聚 “三能”齐抓
合力打造我省审计“大监督协同”标志性成果
□ 黄 登
3月3日,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毛子荣在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员力推审计监督现代化先行”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浙江审计人“干在实处走在前 勇立潮头敢为先”的担当。而其中强调的“合力打造我省审计‘大监督协同’标志性成果”更是破题之举、共赢之措,必将进一步破解“审计力量与任务不匹配”矛盾,有序拓展监督范围,有力提升监督精度,有效放大监督效果。构建新时代审计“大监督协同”格局,制度是基础,数字化是支撑,闭环管理是关键,需要三者共同发力,形成一种合力、一个系统和一种秩序。
一、完善机制聚合力,同心协力强势能
全面贯彻“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指导意见、实施意见、干部监督与审计监督融合重塑实施意见,完善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机制,实现从“物理整合”跃升为“化学融合”。一是坚持左右贯通相互借力。借助审计委员会、反腐败协调小组和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3个平台”,打破监督壁垒和条块界限,健全各成员单位配合协调机制,共同发力。二是坚持上下贯通同向发力。完善全省审计机关联动机制,着力破解不敢审、不会审、审不全、审不透等难题,全面提升全省审计监督现代化水平。三是坚持内外贯通统筹用力。全面落实《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新要求,完善与内审协同机制,积极推动国有企业设立总审计师制度落地见效;优化协审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协审积极性,发挥协审专业和力量优势。
二、变革重塑聚张力,同创共享提动能
紧扣审计“大监督协同”推进数字化改革,以数据为纽带,平台为支撑,建立数据共享、模型共建、成果共用的智慧监督联动系统,实现各类监督多跨协同。一是建立监督计划任务统筹子系统,实现监督计划共谋。各监督机关将各自年度监督的重点对象、重点单位、重点领域等信息录入系统,并提出联合监督建议。通过系统自动合并监督同类项,生成共同监督的初步计划,为成员单位安排全年监督工作提供参考。二是建立监督需求实时反馈子系统,实现监督资源共享。及时通过系统上传需协助事项,通过设置办结时限和进度提醒,督促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响应,提供力量、技术、成果等协助。三是建立问题线索移送督办子系统,实现监督价值最大化。及时通过系统交办问题线索,明确“事实陈述”“违反法规法律”“身份信息”等必填项,确保交办事项事实清楚、疑点清晰、证据充分。及时通过系统跟踪办理流程,实时监控,确保快查快结。
三、闭环管理聚效力,同频共振优效能
以“大监督协同”需求为导向,对审计项目进行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指导,全链条扎紧“发现问题、把控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一是强化谋划部署联动,力促聚焦聚力。审前,发挥党委审计办统筹协调作用,统筹各成员单位的年度计划,突出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重点领域的监督,共同研判年度联合监督任务,集中火力,提升质效。二是强化业务协作联动,力促高质高效。审中,立足各类监督特点,有重点有侧重开展联动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如:在经济责任审计上,加强与组织部门干部监督、纪检巡察监督联动,共享疑点线索和工作推进情况;在财政审计上,加强与人大预算监督、财政财会监督联动,共同推动各预算单位规范财政财务工作;在国企审计上,加强与国资监管联动,促进国企深化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强化成果运用联动,力促长治长效。审后,共享监督成果,互作线索参考;共促问题整改,联合督查、同步促改;共商治本之策,共同分析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和体制性问题,共同提出改革治理意见建议,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金华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