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期 返回首页
往期书刊
聚焦民生谋项目 把握重点锁目标 ——对杭州市临安区垃圾治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13 17:2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聚焦民生谋项目 把握重点锁目标
——对杭州市临安区垃圾治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思考
□ 吴洪群
杭州市临安区审计局始终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确保各项利民惠民政策落地见效。2021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治理工作、分类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临安实际,开展垃圾治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推动被审计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等出台各类制度 18项,挽回财政资金损失445.36 万元,问责5人。该项目荣获 2022年度全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一、前期谋划
(一)充分调研,关注民生热点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制定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对备受社会和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进行调研。垃圾治理作为当年的一个热点,同时,环保领域也是腐败案件多发地,以前年度就查处过果壳箱里的“蝇贪”等案件,因此将垃圾治理作为项目立项的大方向,主动收集、全面梳理垃圾治理领域相关政策,深入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最终将垃圾治理情况作为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二)充分研判,确定审计重点
坚持研究型审计思维和方法,在审前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分工明确的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组织方式。以问题导向、成果导向为牵引,确定审计内容为全区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总体情况,包括生活垃圾治理相关政策及制度的制定完善情况,相关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相关处置设施建设及运营情况,重点关注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投放、中端收集运输、末端处置处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结合临安实际,将生活垃圾分类辅导、分类投放及清运管理情况,生活垃圾治理资金使用监管、物资及资产管理情况,生活垃圾治理项目情况作为审计重点。
二、聚焦重点
审计过程中力求查深查透、追根究底,以下两个事项的审计正是敢于审计、善于审计的例证。
(一)瞄准关键信息,查深查透
一是组织实施划重点。通过核阅垃圾治理项目档案、资金支付等相关资料,注意到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临安区生活垃圾应急处置的复函批复,要求在2018年5月6日至6月15日期间,应急调度生活垃圾,并按照当时相关规定,该应急生活垃圾清运必须走高速,应急清运期增加的清运费由区保障中心支付。审计人员发现批复期限截止后,相关清运模式及结算标准均未按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调整,应急清运费单价中包含单次来回高速过路费及增加路程的运费。调研了解到,垃圾清运必须走高速的原因已不复存在,审计人员提出了垃圾清运车辆是否全部走高速的疑问,随即邀请了其中1家国有垃圾清运公司了解情况,该公司明确表示2019年5月至审计日,所有垃圾清运车辆均未通过高速转运,审计人员第一时间要求对方提供未走高速的情况说明,收集证据。至此,审计组将垃圾清运费作为审计焦点展开调查。
二是数据分析锁疑点。审计的垃圾清运时间跨度长,且每日往返垃圾清运车数量多体量大。审计组积极践行科技强审理念,坚持“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通过大数据手段采集垃圾清运车辆的高速公路通行电子票据、垃圾清运车辆的轨迹信息。一方面进行电子化处理,对高速公路通行数据进行合理性、合规性审查。另一方面开展趋势分析,通过月份、年度多角度比对分析,查找审计疑点。同时有效利用大数据审计手段,将车辆运行轨迹坐标经纬度数据进行转换,直接在地图上显示,实现数字可视化,有效验证疑点数据。
审计发现,2018年至2021年期间共计支付垃圾清运费641.73 万元,根据实际清运情况计算合计应付清运费196.37万元,多支付清运费共计445.36万元,占已付清运费的69.4%。
(二)紧盯疑点问题,追根究底
审计组在审查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相关会计凭证及业务资料时注意到每年支付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费金额较大,而结算费用的主要依据为渗滤液处理厂流量计显示的流量数据,审计组就流量计数据是否准确提出疑点。
带着这个疑问,审计组比对了每月支付账单上的流量数据与环保局在线监测系统上显示的流量数据,发现近48 个月,渗滤液处理厂总量流量计数据比环保局在线检测系统导出的数据多20余万吨,差异较大。为进一步核实证据,审计组开始排查地下管道问题,对部分地下管道进行开挖,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实地勘察,初步发现存在流量计安装不够规范的问题,但无法确认流量计安装与数据存在差异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秉持着“拨开云雾见月明”的信念,审计组花了几个月时间,每个月都去实地抽查流量数据,进行数据比对,确认用于结算渗滤液处理费的抄表出水流量与环保在线监测废水瞬时流量总量存在较大差异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按流量计规范要求安装新的流量计,并推动出台了《杭州市临安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运营监管评价细则》。
三、取得成效
(一)审计专报服务领导决策。把推动防范化解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综合研判,向区委、区政府及时报送审计专报、审计信息,获得区领导多次批示。如审计信息《临安区小区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
(二)提供线索发挥震慑效应。审计发现履职不力、监管不严等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区纪委监委、相关主管部门,充分彰显审计“利剑”作用,形成强大震慑,1名分管领导、1名中心主任、1名业务科长、2 名工作人员被不同程度问责。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取证核实环节,通过较好的沟通、分析和引导,进一步提高被审计单位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建章立制强化监督管理。以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为目的,加强同区纪委监委、组织、人大等协同监督,做到“查出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健全一项制度”,推动区本级、主管部门等出台《临安区生活垃圾清运管理制度》《临安区垃圾分类日常检查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垃圾治理的监督管理。
四、心得体会
(一)理清思路,把准审计方向。采用“全面审计+重点核查+延伸调查”的审计思路,紧沿垃圾治理资金链,加强跨系统、跨部门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实现全面审计。通过核阅相关资料、深入项目现场、延伸调查等,重点核查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
(二)有效沟通,细节决定成败。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是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审计组成员本着有礼有节的态度,本着为被审计单位查错纠弊、防范风险的目的,无论遇到什么疑问都能与被审计单位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为后续发现多支付垃圾清运费问题并积极整改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对标对表,全过程质量管控。围绕研究型审计,对照项目评优标准,重点从审计报告撰写、审计信息报送、审计整改落实、问题线索移送等几个方面入手,坚持将质量控制贯穿于项目始终。期间,不断优化审计方案,创新审计应对举措,确保按照优秀项目标准控制项目质量。
(四)发挥合力,深化审计成果。充分发挥巡审联动作用,在审计期间,区委巡察组也对该被审计单位进行巡察,双方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资源联动推进项目做深做透。
(作者单位:杭州市临安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