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期 返回首页

以审计促民生 用审计聚民心 加快推进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3-07-13 17:3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以审计促民生 用审计聚民心 加快推进共同富裕

□ 金项行 李璐楠

诸暨市审计局在2022年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专项审计调查中坚持以审计促民生、用审计聚民心,抓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审计力度,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

一、聚焦“三条主线”突出民生绩效

坚持把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作为审计立足点,聚焦民生领域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三条主线,强化审计监督,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实落细落地,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一是围绕政策落实。密切跟进“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民生领域的政策部署,认真研究政策出台的背景、目标、措施和成效,确立“全链条”穿透式审计思路,确保做到审深审透。重点关注职业技能培训、就学教育保障、养老托幼服务、品质文化提升等政策措施实施情况,分析政策措施落实中是否关注群众权益、满足群众需求,做到精准扶持、实现应享尽享等,从小切口入手做好审计监督大文章,着力推动解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织牢织密民生安全网。

二是紧盯资金使用。把看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作为审计“终点站”,把监督跟进到民生资金“最后一公里”。重点关注教育发展专项补助、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交通道路建设补助、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严把资金流向,盯紧关键环节,着重揭示是否存在资金闲置、滞留挪用、虚报骗取、违规享受等问题,着力推动资金用在“刀刃”上,实现“过紧日子”与“兜牢民生”有机统筹,促进提高惠民资金使用绩效,防范损失浪费风险隐患。

三是抓牢项目建设。对标建设进度核验标准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严格项目建设质量,全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按期完成、落地见效。重点关注农村公路新建、水库山塘和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用水提升等工程建设运营维护情况,积极促进项目加快进度、规范管理,揭示是否存在超概算投资、审批程序不到位、建设推进不力、招投标不规范、后续管护和运营效益不佳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推动建立健全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审计效能

坚持“一盘棋”工作理念,按照统筹安排、协同作战、成果共享的工作原则,整合审计资源,增强审计监督效能。

一是强化项目统筹联动。立足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思路,积极与“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中小学及幼儿园校舍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审计组沟通,同步实施现场审计,避免对同一单位多头审计、多次进点,切实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对重叠的审计内容实行分工协作、各有侧重的方式开展,减少重复审计,消除监督盲区。及时沟通交流审计情况,并同步共享发现的问题,最大限度提升审计效率,扩大审计成果,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深化审计项目价值。

二是协同审计提升效能。以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机制为抓手,组织协调内部审计力量参与审计项目,有效补充国家审计力量,选调了市教体局2名计算机专长的内审人员参与审计项目,协助支持审计组开展信息化辅助审计。审计组根据数据先行思路明确目标需求,内审人员按照结果导向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疑点筛选比对和核查确认,两者各司其职,协作推进。如职业技能专题审计中,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违规享补人员问题从疑点发现到排除确认仅用时不到2天,极大地节省了现场审计时间和精力。“联合作战”同时锻炼了内审人员,做到以审代训、提升技能,达到“互惠共赢”的良好效果。

三是督审联动助推进度。审计组主动与市政府督导室对接,建立联合督查和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提升审计成效。如针对民生水利工作进度落后的现状,审计组联合督查室对进展缓慢、问题突出、困难较大的项目实施现场检查2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审计组对月度、季度和半年度督查通报进行综合分析,找准问题项目开展精准核查,提高审计效率。

三、注重方式运用扩大审计成果

灵活运用多种审计方式,扩大审计覆盖面,实现审计成果最大化,有效促进民生实事规范管理、提质增效。

一是采取自查自纠与审计复核的方式。督促牵头单位主动发现问题、自行上报举措、积极改进工作,有力推进民生任务高效完成。审前调查期间,审计组要求各牵头单位开展自查,并报送自查报告和调查表,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上报整改方案,及时推动有效整改。如市人社局通过自查发现122人存在补贴发放不规范情况,已及时追回资金14.04万元,审计组经复核予以认可,达到了边审边改、以审促改的实际效果。

二是采取“非现场审计+现场审计”方式。审计组在对“浙里优学”“浙派工匠”等5大民生实事开展现场审计的基础上,对“浙里健康”“浙有众扶”等5方面民生实事进行了非现场审计,以自查报告和数据表格审核为重点,对项目进展、资金绩效等重点内容开展全盘通查,对照其他地区审计发现的问题,对疑点情况及时要求报送佐证资料,扩大审计覆盖面,取得了较好审计成效。

三是采取“数据分析+现场核查”方式。多途径对民生实事落实、运营情况开展审核,加强对资金流向的追踪,及时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达到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目的。如职业技能提升专题审计中,审计组兵分两路,一组查阅台账资料,一组运用大数据分析,两组再及时对审查发现的疑点进行交叉印证,特别是针对技能培训数据规模大、项目内容多、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审计组对2019年以来8.5万余条数据实行全覆盖关联分析,从课时、证书、年龄和社保等信息入手开展全方位、多维度对比核查,深入查找疑点线索,并赴中介审核机构实地调查,发现11人违规享受补贴情况。同时,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还发现线上系统证书发放管理功能不完善,对重复发证未能实现有效监管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的目标,提高了审计质量和项目价值。

(作者单位:诸暨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