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期 返回首页

以民生实事审计促进台州共富先行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13 17:3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以民生实事审计促进台州共富先行市建设

□ 俞圣迪

台州市审计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实事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在推进民生实事审计调查中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推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目标,发现各类问题68个,促进各级各部门修订完善制度20多项,并向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12件,充分发挥审计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促进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着力答好审计“三问”

(一)坚持人民立场,明确“为什么审”

为民办实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根本利益。台州审计立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加大民生审计力度,奋力推动各级各部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

(二)把握人民愿望,明确“审什么”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台州审计认真倾听民声需求,调查民情民意,精准把握人民愿望,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民生实事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施进度快不快、实施质量高不高、群众获得感强不强作为重点审计内容,审查各级各部门是否围绕“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推进工作,是否实现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于务实的总体要求,是否对照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持续发力。

(三)提升人民幸福,明确“怎么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题,对发展民生福祉提出了更高要求。台州审计围绕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民生项目落地落细开展审计监督,积极查找体制机制、绩效管理、政策配套、质量达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推动各级各部门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助力每一件民生实事都办成民心工程和满意工程、政府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有力推动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二、全方位提升审计质效

(一)聚焦审计重点,做好审前谋划研究

围绕省厅下发的审计工作方案和五个专题审计内容,深入研究审计重点,下好审前调查“先手棋”。审前由审计组长带队走访全部市级部门,组织协调市级部门业务处室向审计组解读省市文件精神、项目预期目标,重点关注了解基层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摸清对应专题任务民生实事的政策背景、组织管理、绩效管理、问题困难、经验成效等总体情况,分专题编制审计子方案,找准审计方向。

(二)坚持数字赋能,探索效率提升路径

坚持数字赋能,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新路子,在审计思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上求突破,增强运用大数据技术核查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如对市卫健部门提供的托位数和收托人数变化情况建模分析,发现两者的增速没有正向关联,锁定为疑点,现场走访调查发现地方宣传不够、群众入托理念不足、入托贵等情况,进而形成信息专报;在职业技能培训专题中,对各县提供的补贴发放数据进行关联核查,筛选跨县经营培训机构名单作为重点核查对象,经现场核查,发现部分培训机构存在缩减培训课时、骗取财政补贴行为。

(三)创新组织方式,破解面大量广难题

本次审计调查对象包含11个市级部门、9个县(市、区)和1个新区,审计范围涵盖省政府下达的十方面共35项、2267个项目点位。组建13人的审计组,在全市范围内抽查799个项目点位。针对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薄弱的突出矛盾,创新组织实施方式,以“四个一”积极推进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一是根据审计人员专长,精心编排审计专题小组,分小组实施,做到项目组织“一盘棋”。二是组织现场试审,根据试审情况对实施方案动态修正,做好方案谋划“一张图”。三是采用“总—分—总”思路,做到现场实施前思考报告框架、实施中细化落实专题内容、现场结束后提炼总结报告,做好质效提升“一主线”。四是利用市财政局、内部审计、台州学院等外部力量,做到借势借力“一起干”。

三、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一)即时整改,维护人民利益

紧扣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改善民生福祉”目的和年度时效特性,前移审计整改工作,采取“边审计、边整改”的工作思路,强化审计监督效能。在对一县(市、区)项目进行审计的同时,积极保持与前一地区各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督促业主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立刻确认并抓紧整改。审计征求意见稿反映的168个问题,有62个在审计期间已经完成整改、30个问题在正式报告出具前完成整改,更好地维护了人民利益。如审计组现场走访发现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场所基础设施差、服务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市民政局积极吸纳审计建议,于征求意见稿前即出台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提升行动方案,制定新的服务标准,要求各县(市、区)对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单一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提质升级。

(二)聚焦热点,回应群众关切

聚焦社会舆论焦点开展审计,重点审查托育体系建设情况、老旧小区改造内容、“残疾人之家”保障力度、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等热点内容,加大对审计发现的全市普遍性问题的分析力度,深刻揭示托幼托育一体推进不力、村卫生室建设统筹协调不足、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传递群众声音,督促有关单位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如审计现场走访发现,某市部分老旧小区改造未将群众反映强烈的水电气等基础性功能提升纳入其中,该市立行立改,于审计期间增加用水管网线改造内容,得到群众点赞。同时,向市人社局、市卫健委等部门预警职业技能培训存在领域性廉政风险,托育等各类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事项中的重点隐患,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建设任务。

(三)源头治理,实现审计价值

审计组充分吸收基层单位意见,把脉问题根源,注重研究问题背后的制度漏洞,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审计建议,提炼高质量审计成果,有效提升审计促进源头治理的价值和目的。此次审计共提出加强职业技能专账资金全流程监管、全面提高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质量、一体推进托育托幼规划建设、支持托育体系发展等8方面建议,有效促进了市委市政府制定和完善3项制度、主管部门制定和完善6项制度、被审计单位制定和完善15项制度,一体推进了各领域举一反三、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实现了真改实改目标。

(作者单位:台州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