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4期 返回首页

立足“四个维度” 构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体系

发布时间:2023-07-13 17:3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立足“四个维度”

构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体系

□ 郑 颖 林 颖

温州市审计局紧扣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审计厅工作要求,立足政治、质量、效能和成果四个维度,积极构建有效服务“重要窗口”建设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体系,以高质量的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干部高质量履职。近三年来,温州市审计局共对37个部门41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处违规金额8657万元,移送查处44人。2022年温州市本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获评省优项目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

一、从政治维度把方向,在组织谋划上做好文章

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省委打造“重要窗口”、推进“两个先行”任务及市委的贯彻落实举措,谋划和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的文章。发挥市委审计委员会和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制度优势,定期提请市委审计委员会专题听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汇报,推动从市委审计委员会层面研究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等系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市委组织部、纪委监委等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深度参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谋划、信息交流、业务沟通和结果运用等,为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创设高度支持和配合的外部环境。

二是做好中期规划的文章。经由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出台新一轮《温州市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五年规划》。落实规划要求,重点推进“高质量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市本级每年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6个左右,符合条件的重点审计对象任期内至少审计1次;对存在长期未经审计、发展乏力管理混乱等有关情况的单位重点监督。着力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审事评人”,根据领导干部履职特点和监督管理需要,分三类依法确定审计内容,逐步探索形成“五审五评”的审计评价体系。

三是做好对象管理的文章。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库,根据全市191个单位领导干部的岗位性质、履行经济责任的重要程度、管理资金资产资源规模等因素,完善审计对象ABC分类管理,做到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对担任经济强镇书记的市管干部实行轮审,解决“上级监督不上、同级监督不了”的问题;对部门内管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做好指导,如联合市国资委对市属国企集团公司所属二级企业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纵向拓展审计覆盖面。

二、从质量维度强基础,在审计管理上下严功夫

紧扣供给侧改革,突出打造“重要窗口”和推进“两个先行”任务对干部管理使用的需求导向,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统审评用”全过程、各环节质量管理,确保审计内容聚焦、评价精准、结果有效。

一是强化制度供给。强化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制定、组织实施、结果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供给,近年先后出台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进一步优化审计报告实施意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反馈办法等。构建从主审、组长到总审计师、局长的九级审计质量把控体系,特别是在法治审理环节采用两次审理严格把控质量,确保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经得起检查。

二是优化文书规范。根据省厅规范要求,制定《创新规范市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文书意见(试行)》,通过“五审五评”,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全面立体精准检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同时,结合实践推动规范落地。2022年在鳌江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以“五审五评”模式开展审计,形成规范模板,提供给全市经责审计项目参考。

三是深化案件查处。强化案件线索意识,规范线索取证流程,法规处室提前介入指导移送文书起草,并做好与纪委监委、公安等有关部门的移前沟通,主动跟踪案件查处进展,提高案件线索办理的时效和成效。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局长经济责任审计发现案件线索移送后,该部门下属一单位3名干部被判刑。

三、从效能维度求变革,在协同联动上多出实招

积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领域的部门协作,在信息互通、调查取证、会商研判、线索移交、结果运用和推动整改等方面强化联动,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效能。

一是广泛征询意见,提高计划安排的准度。项目计划安排前,先向局内部处室征求项目计划,并发函给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市委巡察办、派驻纪检组等单位征求项目计划,为科学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提供了重点和方向。在项目计划确定后,书面征询市纪委监委和国资委关于被审计对象的信访、检举、控诉情况,为精准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提供素材。

二是各方借力赋能,提高项目实施的深度。与市委巡察办建立协商沟通和资源共享机制,定期交换巡察、审计情况。与纪委监委、公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加强案件线索移送管理、协同办理与成果运用。联合编办对编制使用以及有关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由市委编办、市人力社保局、市国资委等派员联合开展用编进人情况审计。这些部门力量的加持对丰富审计内涵、提升审计深度有很大帮助。

三是联合督改促改,提高问题整改的力度。紧扣党政中心工作,将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纳入市委“七张清单”督办,构建从点上整改到标本兼治的审计整改“闭环”。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以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整改“回头看”等形式强化联合督查力度,做到“清单式”管理、“拉网式”督查、“地毯式”推进。与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增强多跨协同,对行业普遍性问题开展综合分析、面上排查,一体推进规范管理。

四、从成效维度抓提升,在结果运用上用足办法

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标本兼治,从护航和保障“重要窗口”建设和“两个先行”的角度开展研究型审计,分析和研判问题,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服务干部大监督格局。

一是提炼成果有实功。针对市委审计委员会、市政府、市委组织部以及纪委监委等对干部管理使用的需要,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重大问题、重要情况、审计结果报送的路径、刊物和格式规范等,服务各层面干部管理使用的需要。

二是会商研判有实举。出台《温州市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会商研判实施办法(试行)》,以“组织约谈+审计约谈”方式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会商研判,每年定期会同市委组织部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会商研判,通报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风险,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参会作指示。2022年,根据会商结果,对审计发现问题较多、单位经济风险相对较大的3家单位4位被审计领导进行“组织约谈+审计约谈”,形成“发现问题—溯源分析—明晰责任—评价干部—改进工作”的闭环。

三是警示提醒有实效。编印《领导干部(人员)履行经济责任重点风险防范清单(2022版)》,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类型的不同,细化党政部门8方面45类、国有企业6方面37类、乡镇(街道)6方面34类共348种表现形式的风险防范清单,供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领导干部参考。同时,通过在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开设领导干部与经济责任专题辅导课程,执行经济责任审计进点会“六必讲”等程序,不断增强领导干部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意识,充分发挥警示作用,推动领导干部在打造“重要窗口”、推进“两个先行”中担当作为、规范履职。

(作者单位:温州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