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5期 返回首页

学习向未来 实干出真知

发布时间:2023-07-13 18:0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学习向未来 实干出真知

□ 陈美华

围绕主题教育总要求,结合在省政府办公厅一处挂职的学习工作情况,我交流一些心得体会。

一、博学笃志,不做桃花源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与时俱进不要当口号喊,要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不能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

记得我刚去挂职的时候,有一个比较急的文件需要办理,当我急匆匆拿着文件去找处长审签时,处长直接问:“我要怎么签?”我一下子就懵了,签个文件还有这么多讲究么?无功而返的我,费了很多功夫把这个文件的来龙去脉、历史审签情况都弄清楚了才有底气再去找处长,最后顺利通过。后来我慢慢了解到,处长这样问并不是故意考我或者为难我,而是一处的业务性质决定的,不同的文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管工作有多简单、经验有多丰富,都要不断学习,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多方位考虑,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好解决办法,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按照既有经验横冲直撞。让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求真务实,不做审计糊涂人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每每学习到这里,我都感慨万分,习近平总书记能保持如此昂扬斗志,为国家发展鞠躬尽瘁。这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将十四亿中国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清醒认识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不求做到“无我”状态,只问是否不负“审计”二字。

在对接审计署来我省审计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是跟踪问题整改情况。在跟踪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审计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发现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敷衍了事,而是要真正发挥实效,达到维护财经纪律、促进经济发展、捍卫国家利益、守护公共资金的目的,否则就是劳民伤财。因此,审计反映问题一定要实,提出的审计建议要可操作、可督查、有效果。

三、实干担当,不做隔岸观火人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脚点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懂弄通做实,落脚点在做实。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担任审计署来浙审计的专职联络员以来,我觉得最困难的事是组织召开审计进点会。2022年审计署上海办两个项目同时进点,审计对应事项分别由不同的省领导分管,由哪位省领导参加进点会不确定、时间不确定、疫情防控形势多变。这种情况没有先例,我一没经验,二对办公厅各业务处室不熟悉,如何尽快召开让双方满意的审计进点会似乎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方面不断加强与上海办联络,说明我省疫情防控形势和疫情防控政策不得突破的底线,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尽力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抓住一切机会找对口的两位业务处长汇报、协商、确定省领导安排。通过多汇报、多请示,不断沟通,最终将这棘手的问题圆满解决。我的感受是不管任务有多艰巨,只要放开手脚去做了,直面问题,遇山开山,遇水架桥,问题总会得到合理解决。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作者单位:省厅财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