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6期 返回首页

提高政治站位 把握时代脉搏 推动浙江金融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21 10:5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提高政治站位 把握时代脉搏

推动浙江金融审计工作高质量 发展

□ 陈庆忠   张   帅

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新时代的“重要窗口”,经济发展繁荣活跃,金融工作深受重视。金融对浙江经济产生强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潜在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如不加强监管,易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和社会负面舆情。要维护浙江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必须加强金融监督,特别要加强独立性、专业性、综合性强的审计监督。

浙江省审计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和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立足经济监督职责定位,聚焦金融审计主责主业,以做实研究型审计为抓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改进工作思路、创新技术方法,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浙江金融审计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三年,浙江省审计厅组织实施金融机构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金融机构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7个重点审计项目,形成综合报告、审计要情、审计重要信息等高质量信息成果20多篇次,查处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0多起,多项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为维护浙江金融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着力推动重大政策落实,保障金融领域政令畅通。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全省农信系统防范风险及贯彻落实“融资畅通工程”情况专项审计调查、融资租赁行业防范金融风险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中,重点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等金融领域重大政策措施开展审计调查,密切关注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中的配置情况,揭示监管部门工作推进不到位、执行机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从服务宏观经济决策和政策效果评估的高度,开展反映经济实际运行情况的金融行业数据分析工作,发现部分金融机构反馈的经营数据存在不真实不准确的问题,促进金融机构举一反三开展专项检查整改行动,有力提升经济金融领域信息数据反馈质量。

二是着力揭示重大风险,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重要决定开展浙商银行领导干部经责审计,聚焦主责主业按每年两家的频次,持续开展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重点揭示银行系统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制度不健全、监督制衡机制失效等经营管理风险,以及部分商业银行信贷质量恶化、表外不良资产难以处置、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可能向银行系统传导等金融风险,促进监管部门和银行系统完善管理制度。密切关注金融创新潜在风险情况,揭示商业银行利用资本管理公司、创投基金、信托公司等资本平台将理财资金投向国内外股权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风险高发区,造成国有资产资金大量损失等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和监管部门有效预防、妥善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三是着力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推动金融领域反腐治乱。坚决高悬审计反腐利剑,针对金融行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产聚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加大对信贷发放、产品创新、监督管理、处理处罚等重要环节违法乱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定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对造成金融机构重大损失、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等风险隐患背后隐藏的以权谋私、设租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进行深度揭示。坚持加强金融领域违纪违法新趋势、新特点的分析研究,协助纪检监察部门查实多名金融高管利用“抽屉协议”“白手套”等手段牟取不当利益的案件,推动金融领域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得到有力惩治。

二、科学谋划金融审计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审计厅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问题,加强浙江金融领域审计工作的战略谋划与顶层设计,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一是始终牢记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握金融审计的正确方向。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自觉把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到金融审计工作各方面,把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贯彻到金融审计工作全过程。充分认识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实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审计工作质效的根本路径。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谋划和推动金融审计工作,把深化金融领域改革、保障金融体系稳定等党中央布置的重点任务和相关政策要求,全面落实到金融审计项目计划、组织实施、成果汇总的过程之中,切实转化为金融审计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方向。

二是紧紧围绕党中央对经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明确金融审计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等一系列重要任务。要始终保持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金融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浙江省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谋划好浙江金融审计工作。紧扣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紧扣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紧扣国家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紧扣反腐治乱,加大揭示金融领域权力腐败力度,执行好《浙江省审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浙江有效落实。

三是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金融市场规律,扎实履行金融审计监督职责。当前受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加强。国内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压力。金融市场亦表现疲软,2022年中央银行货币增量和总量均列全球第一,但“不敢贷”“不愿贷”“提前还贷”等现象引起行业担忧。如果金融资本偏离服务实体方向,不能形成有效投资,仅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可能造成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人民群众情绪加剧等问题。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金融市场发展规律,以审计监督力量调节金融资本在“国计”与“民生”之间的平衡。督促国资金融机构践行使命担当,引导资金投向国家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规范金融机构的薪酬制度,压降不合理津补贴;规范金融制度创新,防止引发金融风险。

三、筑牢金融审计高质量发展根基

新时代,金融工作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不断跃升,金融监管体系更加严密,金融前沿创新更加活跃,金融审计监督对象也更趋复杂。浙江省审计厅坚持以研究型审计为引领,把研究型思维贯穿金融审计工作全过程,筑牢金融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一是注重行业发展研究,高站位把控审计方向。坚持从“党的领导、行业监管、监督对象”三个层面对金融行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审计工作信心坚定、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深刻领悟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研究省委省政府关于浙江金融工作的落实思路和布局规划,找准浙江金融审计的工作定位;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联动工作,深入研究监管政策制度和具体监督情况,及时掌握行业监管动态和监督重点;加强对审计监督对象的研究,全面掌握金融机构设置、业务状况、管理流程以及历史沿革。以宏观站位审视浙江金融行业发展全局,把握金融审计工作方向。

二是注重创新工具研究,高效率发现审计问题。注重加强对金融行业数据归集治理工具的研究,按照商业银行业审计数据规划,推进浙江省银行行业数据标准化转换工作,并通过审计项目实践反复验证,持续校准标准数据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不断提高金融审计在银行行业的数字化工作质效,同时以银行业为模板,探索研究证券、保险、产业基金等行业数据的归集工作,不断拓宽金融审计数据治理的覆盖面。注重加强对金融审计信息处理工具的研究,以“穿透式”审计为目标,深入研究SQL、Python等常用工具的全面功能,在实践应用中开发老工具的新用法,同时积极探索研究非结构化、可视化、智能化等新型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微观触角实现对监管对象所存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的“灵敏嗅觉”,切实提高金融审计发现问题的效率。

三是注重成因剖析研究,高质量提出审计建议。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行业产品复杂,制度创新不断,重要性和专业性极强,因此要提出高质量的金融审计建议,必须深入研究本质规律。浙江金融审计坚持加强对金融现象成因的深度剖析,化繁为简把握金融活动本质规律,抽丝剥茧揭示行业发展真正问题,实事求是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将问题起因、现状、影响、流程脉络梳理清楚,精准进行问题定性。坚持在成因分析透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政策制度、责任单位、外部监管、内部治理等多个维度的实际情况,提出高质量审计建议,切实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陈庆忠系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帅系省审计厅金外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