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7期 返回首页

坚持创新 突出实效 以“一盘棋”意识推动科技强审

发布时间:2023-09-21 11: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坚持创新 突出实效

以“一盘棋”意识推动科技强审

□ 李   虹   杨   杰

当数字改革与审计变革相遇,赋予科技强审新的目标和内容。金华市审计局用创新推动改革,用重塑适应变革,强化“一盘棋”意识,聚焦“五重”实现“五促”,不断擦亮金华科技强审品牌。

一、重试点促实效,在先行先试中贡献金华力量

一是承担全省“审计大脑”6项试点任务。选派骨干首批参与全省“审计大脑”前期工作。争取并承担了包括3个看板、3个模块共6项试点任务,整合3个处室和7个县(市、区)审计局力量,组建工作小组,对接省厅牵头处室,推进试点实施。在市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磐安县财政决算审计等项目中,验证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使用等模块的实战效果,优化模型思路,为全省推广应用提供金华方案。

二是参与全省“社保智审”3项试点任务。在建立定期数据采集机制试点中,优化完善养老、医保和社会救助3个行业的31项数据归集清单,与市人力社保局等7家单位建立数据归集机制,依托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立了审计数据专仓,共归集113张数据表近63亿条记录。在公共卫生审计数据规划编制试点中,从“资源配置—资金使用—项目开展”三条主线设计包括39张规划表,整合形成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7大模块203页的数据规划文档。邀请市卫健委业务专家就数据规划内容进行指导,结合规划编制形成的公共卫生服务大数据审计案例入选全省优秀案例,17个大数据审计方法入选省厅方法库,确保数据规划有用能用好用。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研究试点获评省厅优秀试点成果。

三是积极推进审计整改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试点任务。以“问题数字化、办理常态化、全程可视化”为目标,努力探索整改智治实现路径。通过全面采集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各类审计文书反映的问题,打通与被审计单位及主管部门的线上通道,动态跟踪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等问题,实现全量问题“一体归集”、整改反馈“一线通办”、督促整改“一抓到底”。2022年,全市81个审计项目1179个问题完成线上挂号,789个问题完成整改录入、挂销号审批,按期整改率达100%。

二、重理论促创新,在数字化改革中体现金华特色

一是注重审计数字化理论研究。2022年全市完成审计数字化相关省厅课题4项,包括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3项,其中义乌市审计局2项。《“数字赋能 整体智审”服务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重点课题成果获中国审计学会、省审计学会高度肯定,入选中国审计学会东部南部片区优秀论文集,从130多篇论文中脱颖而出,作典型交流。

二是突出平台创新。深化“金评果”政策跟踪协同评价系统建设。围绕“一屏、二雷达、三库、四中心”架构开展建设,从政策、资金、项目、受益对象(企业及个人)四个维度,打造政策跟踪审计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通奖补政策到资金的数据链条,实现政策执行情况的智能评价。2022年完成在IRS上2个组件的注册,相关创新做法在省厅审计数字化改革专题会上作典型发言,在《中国审计》做了刊发宣传,并入选全省审计系统数字化改革“一地创新,全省共享”首批优秀应用培育名单。

三是突出机制创新。探索协同监督大格局,与市纪委、市财政局共同组建涉企资金奖补大数据监督应用工作专班,以数据为纽带,平台为支撑,建立数据共享、模型共建、成果共用的联动机制,协同建设的“金保廉”资金监管应用获全市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全年报送并印发一把手抓数改工作动态20期,较好地展示了金华审计的数改成效。

三、重执行促实绩,持续提升大数据审计成效

一是信息化建设审计持续开展。根据省厅统一部署,连续2年开展信息化建设审计,完成了对市直单位的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2022年初实施的项目有4篇专报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9个批示,2位市领导2次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审计建议。被省厅综合报告问题清单采用53次,专报问题清单采纳24次,相关做法在全省项目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二是大数据审计全面开展。建立常态化大数据审计项目跟踪机制,实现对大数据审计项目从立项到实施到总结的全过程支撑。全年共立项大数据审计项目19个,占项目总数的73%。通过大数据审计发现问题135个,占审计报告问题总数的59%,大数据审计发现的问题金额23.12亿元,占审计报告问题金额的75%。全市4个大数据审计案例入选全省优秀案例,42个大数据审计方法入选省厅方法库,其中入选方法数量居全省前列。

四、重基础促规范,稳步提高信息化保障水平

一是加快“金审工程”三期推广应用。根据省厅统一安排,加强“金审工程”三期规范管理,实现主要应用系统使用覆盖率100%。截至目前,全市开通用户305个,行政办公系统收文16694件、发文17614件,业务管理系统关联项目数201个,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争试点促协同保安全 全力打造应用样板》的经验做法被审计署《金审工程三期项目建设动态》刊发。义乌市、兰溪市审计局相关经验做法在省厅工作动态上分享。深化审计大数据中心应用,指导义乌、兰溪市审计局完成审计大数据中心接入试点,建立对主题查询应用、综合分析应用、账务处理中心等模块的应用考核机制,引导审计人员会用、多用,组织力量开发编制6个多语言接口,上线共享使用。

二是做好审计电子数据定期采集管理。结合“社保智审”试点和审计数据定期报送机制,按时完成市本级及各县(市、区)1月和7月两次数据报送任务。修订《金华市审计局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管理办法》,明确数据共享、使用、输出等流程,推广浙政钉数据审批应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的全流程管理工作,为大数据审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是持续补齐计算机审计人才短板。克服工学矛盾,积极选派审计骨干参加省厅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考试。2022年,全市4人通过省厅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其中1人获评优秀学员。武义县审计局连续3年招录计算机专业人员。组织完成全市18名大数据审计人才的遴选和评估转换工作。建立周一夜学机制,邀请省厅和全市业务专家,分享数字化改革、大数据审计等经验做法,推动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

五、重防范促安全,主动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一是筑牢安全防线。制定《金华市审计局2022年度网络安全工作计划》,明确2022年网络与数据安全工作内容、时间节点、责任人,围绕建章立制、系统防护、自查检查、教育培训等方面梳理21项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健全定期报告机制,层层压实安全责任;建立首席网络安全官和联络员制度;按时向省厅上报安全月报;按照省厅、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要求,做好重要时点24小时值守和在线调度工作;全力做好全市网络和数据安全管控,省厅2次安全检查都对我局网络和数据安全工作予以肯定。

二是严守廉政底线。在项目实施、系统建设、设备采购中,严守公正、公开、公平、透明的“阳光采购”原则,严格按照财务审批程序执行,重大资金上党组会研究决定。避免发生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违规违纪行为,做到程序合规、条件合理、结果合法,确保干成事、不出事。

(作者单位:金华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