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7期 返回首页

书写以人民为中心的审计答卷——读《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有感

发布时间:2023-09-21 11: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书写以人民为中心的审计答卷

——读《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有感

□ 俞   斌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审计而言,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洞口号。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既要对国家大政方针了然于胸,更要对民情冷暖牵挂于心。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审计工作该怎么做?笔者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和审计整改工作谈以下三点体会。

以人民为中心

要把握社会脉搏的律动

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审计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使命和职责,自觉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站在人民立场上谋划和开展工作,将群众所想、所忧、所急作为审计工作重点,不断提升为民执审的能力和水平。每年确定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工作时,都要求关注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风险问题。如在市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重点关注涉及群众生命安全的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在市地铁集团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关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在市人力社保局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关注民生实事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在市交通局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关注“四好农村路”管理情况等等,相关问题专报获市领导批示后迅速得到解决。这充分体现了以审计聚民心、以审计促民生,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以人民为中心

要深入观察和思考问题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为民审计、执审为民,首先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明白群众需要什么,审计要服务什么。2022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加强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助力村(社)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杭州市审计局开启了“驻镇审计师”制度助力村(社)“一肩挑”干部监督工作;今年,在试点基础上,通过扎实的调查、细致的探究、深度的思考,制定了在全市推广的工作方案,并将按照主题教育要求,继续开展实地调研和工作落实,发挥镇(街)基层内部审计力量和制度优势,探索对农村最基层一把手的监督,助力村(社)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助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新征程上,我们要持续养成深入调查研究的习惯,把“根”深深扎在实践的沃土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以人民为中心

要让审计成果更有公信力和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也是杭州审计工作的目标牵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审计成果生命力的体现,最终落脚在审计整改的执行力上。通过从严审计整改,补齐短板、兜牢底线,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内涵更足、幸福感持续更长、满意度不断提升。如2022年,审计发现某区部分街道的农村生活污水平均出水达标率为70.31%,最低仅为57.14%,低于规定标准。这个问题涉及民生,被纳入省级“重大审计问题清单”。作为重大审计问题清单牵头部门,市审计局以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积极推进相关部门由点到面、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多跨协同抓整改,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使得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平均出水达标率提升至92.5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得到优化。审计整改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切实体现惠民宗旨,真正增进民生福祉、造福一方百姓。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审计工作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紧盯老百姓“柴米油盐”的烦恼、“衣食住行”的需求、“酸甜苦辣”的倾诉,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单位:杭州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