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11月5日报道:浙江下好审计监督提质增效“先手棋”

发布时间:2024-11-06 16:5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按:新华网客户端11月5日刊发《浙江下好审计监督提质增效“先手棋”》,原文如下,现予转发。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质量一旦出现偏差,不仅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公正性,还可能引发“破窗效应”,削弱审计机关的公信力,动摇审计工作的根基。“提升审计工作质量要从工作全局出发,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现场审计是审计项目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抓审计质量必须先从审计现场抓起。”浙江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白剑峰在浙江省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求。

基于此考虑,浙江省审计厅党组决定今年在全省审计系统开展“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以审计现场管理提升为突破口,瞄准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修订完善加强审计现场管理、优化审计报告、强化审计执法质量检查等一批审计业务管理制度,以实招、新招、硬招推动全省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整体提升。

以现场管理为支点,撬动审计监督质效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据2024年1至9月审计统计数据显示,浙江省审计机关共查出违规金额62.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81%;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审计事项490件,比上年同期增加4.48%;提出审计建议3496条,被采纳2986条,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5.97%、5.62%。

浙江省审计厅召开厅审计业务会

审计监督质效提升的“破局路”怎么走?

推动新时代浙江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更多更好的标志性成果。但当前审计监督质效提升面临诸多挑战,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不相适应的矛盾也逐渐显露,而“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正是化解矛盾的破局之道。

2024年初,浙江省审计厅成立领导小组,厅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第一时间出台“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做实做细审计方案、深入开展穿透式审计、压实审计现场管控职责、精心撰写审计报告、严把复核审理和质量检查关等5方面19项主要举措。

提升审计现场质量,首先强化全过程穿透式的审计理念。“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方案明确要求,审计人员要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深入核查、追踪到底,做到重大项目现场必跑、项目资料必核、项目资金必查、责任人必盯,力求深入揭示政策和资金背后的政治问题和责任问题,形成全过程穿透监督链条。

2024年度第一批审理项目研讨交流暨案例分析会

“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不是注重一时,而是注重发挥好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的优势。于是,浙江省审计厅从制度支撑着手,对近年来出台的审计现场管理办法全方位梳理、全链条整合、全领域优化,出台《浙江省审计厅审计项目全员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系统构建了审计计划编制、审计现场实施、复核审理审定、审计整改督查、审计执法检查考核评价等一体贯通的全员全流程、分级分责质控体系,明确了审计任务清单管理、审计现场取证和外部调查等15个审计组审计现场实施主要环节的质控措施。

为了帮助审计人员了解和识别审计质量问题所在,提醒审计人员关键节点的时间控制和审计风险,浙江省审计厅还在办法中梳理出248条审计质量负面清单问题,切实发挥“负面清单”的正面导向作用。

浙江省审计厅召开“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中期汇报会、2024年第二季度处长工作交流会、标志性成果亮晒会

审计质量提升的“牛鼻子”怎么抓?

审计实施方案是现场审计的“施工图”,直接影响审计项目质量。当前一些审计实施方案针对性不够,影响了审计人员的执行效率,甚至出现“脚踩西瓜皮”的现象。春节后的第一个“开工日”,浙江省审计厅组织召开审计实施方案专题业务会议,审议省本级2024年度第一批13个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切实解决审计实施方案目标分散、针对性不强问题。

在审计实施中,如何用“一张清单”管好项目现场,浙江省上下审计机关都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浙江省厅财政审计处从明确审计重点、细化查核任务、构建查核清单,到管控任务落实、管控取证质量、管控工作进度,再到集成审计成果、总结审计经验、体现审计业绩,用“一张清单”管牢项目的前端、中端和后端。

审计取证是现场质量管控“一张清单”的核心环节,是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是审计认定事实、作出定性和处理处罚的依据。“我们在提升年方案中要求,核查取证事项必须明确审计目标、理清取证逻辑、取齐证据材料,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防止返工补证或审计结论被推翻。”浙江省厅党组成员、总审计师陈建斌说。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审计力量和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浙江审计开创性制定审计现场实施工作量控制基本标准,综合考虑审计对象、业务类型因素,明确对10类20档审计工作设定,细化每类每档项目现场实施人数、工作日及工作量标准,倒逼审计人员“过紧日子”,提高审计效率。

目前,各审计组的实施效率都大幅提升,现场实施过程更加紧凑,审计报告出具也更加及时。这得益于“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对审计报告出具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比如,要求审计组撤点前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初稿,与审计实施方案相关的问题要在征求意见稿中全量反映,在审计组撤点后1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

审计项目管理的“校准仪”怎么用?

在审计项目管理中,除了抓牢审计现场的实施管理,后期的项目校准也至关重要。浙江把“校准仪”聚焦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全面审理和项目“后评估”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审计项目的执行质量与效果。

浙江省审计厅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积极推行“靠前一步”的检查模式,创新性地采用“四不两直”的“飞行检查”方式,对审计组的现场工作进行突击检查,确保审计现场管理制度刚性执行。同时,建立了审计业务质量的常态化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审计取证、审计工作底稿等方面问题,对普遍性问题加强分析提醒,对严重问题纳入检查通报。

审计项目的审理是把牢质量关的重要一环。今年,实行对所有项目开展全面审理,对重要审计项目开展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前置审核等机制,确保项目质量在关键节点得到充分把控,今年以来共提出了340余条审理意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令人信服。此外,不定期召开审计业务会议6次,编制《审计质量提醒书》3期,系统梳理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审计移送等方面的典型质量问题,以点带面促进整体质量提升。

此外,浙江省审计厅高度重视审计项目后评估,通过“复盘”审计项目,找出成功经验和不足,促进审计项目计划安排更聚焦,审计项目实施更高质,审计质量管控更有效。今年,系统性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以标志性成果为核心,在指标设置、评估方式、组织协调上都作了探索创新,为今后开展项目综合评估和计划管理提供有效参考借鉴作用。(陈英姿 徐亦喆/文 浙江省审计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