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农商银行:全力打造“敏捷型”审计组织

发布时间:2024-03-13 09:5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近年来,富阳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立足现状,创新管理模式,以内部机制创新为驱动,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共进,持续强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打造“敏捷型”审计组织,着力提升内部审计管理水平,实现审计方式“短、平、快”和审计效果“稳、准、效”助力全行高质量发展。

一、团队多元化,为审计借“势”。健全内部审计管理机制是发挥敏捷审计功能作用的基础。富阳农商银行实施审计项目“三化管理”,通过平台智能化、项目标准化及模型星级化的审计组织管理形式,打造动态的标准化项目管理体系。创新组建“审纪大队”,采用“1+1+N”的联动监督模式将审计人员、纪检专员、战区政委及业务骨干纳入审计组织,改变“单一作战”的审计组织方式,实现向“多位一体、发挥整体效能”的联合作战模式转变。2023年,富阳农商银行融合审前研究及审后评价管理,完成对800余个审计问题的标准化管理,为后期评价提供数据支撑,编写完成9套标准化审计手册,完成329个审计模型的星级化评定,不断丰富审计手段和方法;组建“审纪大队”,纪审联动使审计监督服务覆盖面达到100%,获得全行一致好评。

二、项目流程化,为审计造“势”。有效统筹项目管理和实施是推进敏捷审计的重要保障。富阳农商银行根据审计项目性质,积极探索多种类型的审计模式,统筹安排内部审计项目,按业务条线区分信贷组和财会组,并专设模型管理岗和综合管理岗,实行流水线审计作业模式,项目间相互协作,同步实施,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合力。打造数据驱动型审计,搭建内部审计风险预警体系,提升主审推送疑点数据的核查成效,建立预警管理员主审审纪大队成员的非现场审计三级工作模式,实现风险防控关口前移。通过项目流程化,实现审计全覆盖纵向与横向相统一、有形与有效相统一、数量与质量相统一。2023年,富阳农商银行累计完成内部审计项目35个,提出整改意见352条,修订完善管理制度16个,同时运行10个审计模型,将风险预警信息直达支行一线,做到内审预警在先,问题整改在前。

三、系统智能化,为审计谋“势”。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审计平台是发挥敏捷审计功能作用的重要保障。富阳农商银行研发了审计智能应用平台,自行开发建设“智慧”审计(检查)综合信息平台和审计整改动态跟踪系统,充分集成数据优势,提升审计人员的平台思维和创造能力。深挖审计潜在价值,探索审计画像及合规评价自动化管理路径,通过多部门联动整合违规问题,实现人员机构的审计画像或热敏分析以及屡查屡犯问题频度成因分析,有效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关键的人,提升审计价值转化的成效。系统上线后,富阳农商银行共完成31个审计项目的线上整改跟踪管理,发布10个审计案例和11监管政策释义,对全行44个机构和900余名员工进行三色评价管理等,有效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关键的人。

富阳农商银行在提质增效的管理道路上不断总结复盘,重点在数据驱动、全面应用、合规画像、深化整改等四个方面推动“敏捷审计”组织建设,努力打通“三道防线”,以形成高效、联动、全覆盖的强大监督组织。在取得审计自身良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该行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杭嘉湖审计中心  富阳农商银行 汪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