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审计机关推动内审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4-12 17: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杭州市余杭区审计局

注重机构建设。强化党对内审工作的领导,指导全区12家单位共召开25次党委(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学习内部审计相关规定,梳理完善内审工作制度14项。

注重能力提升。2023年共安排400余人次参与省市区各类培训,10名内审人员在当年度获得中级及以上审计、经济类相关业务职称。

注重风险防控。指导全区内审机构从内部风险防控角度开展内审项目。2023年,33家单位内审机构完成内审项目2886个(含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计2536个)。通过审计共发现问题850个,已整改问题664个,促进修订完善制度25项。其中对42名内管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查出内控管理、预算执行、会计凭证、租赁采购、工程管理等方面问题152个。

注重成效提炼。推动内审结果运用提档升级,5篇案例、4篇论文、1个项目获省、市奖项;区国投集团审计合规部获评全省单位内部经济体检先进集体;以闲林街道开展万景村“一肩挑”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为试点,探索建立健全“驻镇(街)审计师”制度,形成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123标准化流程”为核心的工作体系,相关工作经验获区主要领导批示。(沈艳萍)


象山县审计局

象山县审计局加强内部审计指导监督,通过抓制度、抓服务、抓培训、抓监督,积极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实地调研,在“走”字上做文章。制定出台《县审计局联系部门、镇乡(街道)、企业工作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科室人员对18个镇乡(街道)进行走访调研,详细了解内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计划制定、工作进展、成果运用等情况,全面掌握镇乡(街道)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内审机构设置不合理、内审人员配备不充分、内审工作质量不够高、内审开展方式较滞后等问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县审计局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集思广益研究对策举措,推动调研成果转化。

实干笃行,在“做”字上见成效。制定出台内审实施细则,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权限、审计程序、整改和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制度化规范,明确镇乡(街道)应当建立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通过业务培训会、“以审代训”、分享交流会议等形式,加大对政策、综合分析、大数据分析等内容的培训力度,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能力。同时,重视内部审计项目管理,做好项目谋划,充分发挥基层内部审计内容灵活的优势。(周奕)


嵊州市审计局

制度先行,夯实管理基础。先后出台并完善《关于进一步完善内审片组联系制度》《建立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机制》《内部审计指导员制度》等8项内审工作规章制度,着力构建从“预防”到“制约”,从“完善”到“提升”的指导管理格局。充分运用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各级单位积极性,近三年50余家单位建立内审管理制度。

指导促规,强化质量管控。组建内审工作领导小组,专设内审指导监督中心,建立审计业务科室片组联系制度,打造立体式内审指导监督网络。落实个性化服务机制,“一对一”制定指导方式及服务内容,累计帮助指导50多家单位完成内审项目70余个。加强创新型服务引导,创新指导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债务审计、社区物业服务审计、工伤保险基金审计等项目,推动内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其中农村经济债务专项审计做法和模式已入选《全省内部审计项目建议库》。

教育培训,建设内审队伍。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开展国有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投资审计造价管理等培训。同时安排内审人员前往江南大学参与实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剖析内部审计优秀案例、研讨交流先进经验,拓宽内审人员工作思路,提升能力水平,夯实业务基础。注重“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借助“爱嵊州-剡溪学堂”、微信工作群等途径实现实时线上互动答疑指导,进一步扩大内部审计培育范围,每年平均完成内审人员培训300人次以上。

典型引领,发挥示范作用。推进典型培育工作,打造内部审计先进样板,近年来表彰先进集体16个,先进工作者20名。每年在全市范围征集典型经验与案例,鼓励内审人员积极参与审计理论研究,分享先进经验。全市内审工作累计荣获省优项目2个、省表彰项目3个,市优项目8个、市表彰项目3个,共有62篇内审论文案例在省、市获奖。

协作联动,促进内审价值提升。积极落实“1+X”机制,推动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巡察等部门的协作配合,通过行业监管联动协作,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促进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贯通融合,充分挖掘审计成果在内部管理、风险防控中的深层次价值。通过协作联动、互通信息、共享成果,共移送案件5起。社区物业服务和工伤保险基金审计等项目促进被审计单位出台完善制度14项,推动出台市级制度2项。(韩世忠、王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