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强化项目质量牵引 “小兵团”审计连创六省优

发布时间:2024-08-09 11:4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信息来源:

分享:

衢州市柯城区审计局坚持“审计项目为王”理念,立足“小兵团”作战,以提升审计现场管理为抓手,聚焦方案制定、现场实施、成果打造等关键环节,探索推行“三个三”审计机制,2017年以来先后6次获评全省优秀审计项目。

小兵团.JPG

“三问”机制做优方案

一是问主线特点。紧扣“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聚焦被审计对象主责主业,深入研究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职责和工作特性,系统收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业规范,摸排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运行特点,提高项目“审计画像”针对性和精准性。

二是问目标预设。结合调查画像,开展项目“头脑风暴”,充分研判预期可能存在的问题多发点、线索移送来源、专报信息发力点、区级层面制度出台方向等评优得分来源和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明晰审计项目具体预设目标。

三是问路径方法。针对被审计单位职能职责、资金使用、项目实施、业务流程等基本情况,综合运用思维导图、会商研判等方式,分析其内部控制薄弱点和问题集中的领域,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围绕制定审计措施、细化人员分工、明确审计期限等重要审计要素,科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三破”机制抓实绩效

一是力量整合破框。打破科室界限,按照“审计组长+项目主审+财务审计人员+投资审计人员+大数据审计人员”组建跨科室审计组。推行项目主审竞选和组员双向选择机制,点兵点将配齐配强审计组成员。把项目审计绩效作为干部四维考核重要指标,激发审计干部干事潜力。

二是问题堵点破解。围绕重点方向堵点,建立专题攻坚机制,每日会商,及时调度,集中攻坚击破表象。围绕问题问询、取证、审核等关键环节,引入审理提前介入机制,程序前置、现场研判、精准把脉。围绕问题线索质量,与区纪委监委建立移送前会商研判机制,就移送条件是否符合、移送表述是否规范、移送证据是否充分、移送受理单位是否符合管理权限等情况进行“面对面”沟通,提高移送线索精准度与处理率。推行审计问题全量归集清单,杜绝问题遗漏。

三是数据分析破壁。建立完善大数据集中分析制度,通过对重点审计事项涉及的法规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对所需数据信息进行梳理整合,逐个项目逐一做出大数据审计核查重点清单,初步确定大数据核查任务。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数据分析60余次,数据分析累计发现问题金额634.37万元;另有5条数据分析方法纳入省厅遴选清单。

“三立”机制打造成果

一是长效机制立规。不断探索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持续发挥区委审计委员会平台作用,出台《重大审计问题跟踪督查督办制度》,依托“重大审计问题清单”,推行整改提醒、警示、追责“三令”机制。每年与区人大联动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行动,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切实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2023年以来,立行立改类事项整改率100%,分阶段整改类事项均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整改。

二是信息专报立效。坚持把服务决策作为第一责任,对审计数据分类整合分析,以揭示问题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为目的,综合提炼相关审计信息专报,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审计支撑。2023年以来,审计专报、综合报告等审计信息被区领导批示44篇次,推动区委区政府修订与完善相关制度6项,行业主管部门7项,托育等3项整改工作转化为全省改革标杆,有效发挥审计参谋助手作用。

三是问题线索立案。加强对审计事项移送处理的深入研究,提升审计移送线索的质量,注重揭示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资源环境、权力运行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违法违纪问题,并持续做好审计移送线索的跟踪督办。2023年以来,我局已移送案件线索16起,处理处罚10人,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监督效能。

文字|童宇昂 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