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 放眼未来 更好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09 11:5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信息来源:

分享:

近年来,全省审计机关贯彻落实研究型审计理念要求,深刻研究被审计领域运行发展规律,将如何发挥审计的建议参谋作用当作研究课题,在深挖细查的基础上深思熟虑,在法律规定的权责范围内创新探索。新鲜出炉的浙江省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1739个,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5862条,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37.17亿元,促进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842项,充分展现工作成果。


把夯实根基作为第一要务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审计工作报告重点关注了先进制造业要素保障、科技资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市县贯彻落实重大经济决策部署、杭州第19届亚运会、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建设等重要情况,重点反映了要素保障、资源供给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针对审计发现问题,提出要狠抓政策完善落地、提升政策引导保障成效、做好财源统筹文章、组合使用多种工具、提升治理服务水平、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审计建议,切实以高站位、全视角的姿态,努力推动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促进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方面贡献了审计力量。

把保证安全作为第一责任

不断强化风险防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将省属国有企业省外投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海洋生态保护等情况纳入关注重点,指出投向省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偏低,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批量担保业务风控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原因,提出要优化地方债务监管和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关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新变化,加强监测预警,健全“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等建议。相关建议着眼强化风险意识,以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的视野,立足“经济体检”定位,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了要害,在促进被审计领域提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能力方面展现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需要

切实维护和谐稳定

民生福祉总关情,民生问题一直是审计工作报告的重点关注内容。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重点反映了共同富裕涉农相关政策和资金、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高校建设等领域的主要问题。报告客观揭示了25个县7.89亿元涉农财政资金未及时分配使用、违规发放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1322万元等重大问题,展现了审计机关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决心,通过对民生资金分配使用关键环节的审计,提出要落实好民生发展事业大计的建议。建议充分聚焦提高民生质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为加大财政支出保障民生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促进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审计方案。

把严肃纪律作为第一标准

营造合规高效的财经环境

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关键在于落实。基于这一认识,全省审计机关在过去的一年中围绕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重要关口开展审计工作,推动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全力做好省级财政管理及决算草案编制、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及下属单位财务收支、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市县财政收支等情况的审计监督。针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覆盖面不全、大额资金未严格执行公款竞争性存放政策等问题,提出要健全以绩效为核心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财经纪律问题。通过针对性审计建议,有效促进廉政关口前移,提高公共产品投入产出率,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用以促进节用裕民,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切实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严肃财经纪律的重要指示要求。

审计就像体检,不仅查病,更为“治已病、防未病”。回顾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建议与“经济体检”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既发现问题,又从审计视角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改进建议,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充分体现了审计机关的政治担当和为民情怀!

文字|宁波市审计局特约评论员 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