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宁波、舟山、台州:强化现场管理 抓实质量提升

发布时间:2024-09-25 10: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分享:

杭州市

今年以来,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审计厅“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要求,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以“五强化五提升”为抓手,全面促进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项目研究,找准服务中心契合点。创新“1+2+3”审计项目计划研究方式,即成立审计项目计划编制领导小组,建立审计需求公开征询机制、审计重点研讨论证机制,召开审计项目计划专题研讨会、重点项目立项分析研讨会、重点项目实施方案评审会。截至目前,已召开6批次重点项目实施方案评审会,进一步明晰审计项目重点内容、具体分工,预设审计成果,确保从源头上实现质量管控。

强化质量控制,树牢审计工作“风向标”。深入践行“审计项目为王、审计质量为要”理念,运用工作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审计项目核查清单,以“清单”管现场,处理好项目进度和质量关系,推动审计项目聚焦重点查深查透。加大复核审理力度,建立重要审计项目审理人员提前介入机制,对“一老一小”和县市长项目共提出10余个问题并及时补充查证。开展审计业务质量常态化检查,对18项突出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和专项治理,筑牢审计质量“生命线”。

强化贯通协同,构建大监督“新格局”。持续推进审计与市纪委市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巡办、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及市国资委七部门贯通协同,健全完善问题线索移送查办反馈机制。继续丰富拓展审计监督与出资人监督协同机制,形成提前介入、系统治理、提质增效的工作新局面,推进监督贯通协同走深走实,发挥审计监督在规范权力运行方面的重要作用。

强化数据赋能,夯实审计工作“硬支撑”。采用“业务+数据”融合的双主审模式,通过审计项目立项路演、方案研讨等方式,谋划11个重点大数据审计项目,助力打造大数据审计标志性成果。探索同步审计项目、同类审计项目的“双同”集中数据分析模式,持续推动大数据审计提质增效,为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审计铁军”战斗力。出台《杭州市审计专业人才管理办法(暂行)》,开展“全域一体化”审计专业人才认定、使用和管理,制定“以用代训”机制,发挥好各审计领域专业“领头羊”作用,持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举办审计项目后评估、“赛场赛马”评比会、“标志性成果亮晒会”等活动,进一步营造与优者对标、与强者比拼、与快者赛跑的浓厚氛围,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朱艳飞)


宁波市

宁波市审计局以“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系列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审计现场管理能力,力争以审计现场管理质效提升带动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整体跃升。

一是制定审计现场管理提升方案,落实“三个细化”。细化分层分级质量管控责任,明确审计组成员及各级负责人职责,业务部门负责人加强现场指挥和复核,重点项目局领导每周至少现场督导一次。细化分解重点核查事项,实行任务清单机制,贯穿审计各环节,明确核查任务和责任人。细化时间节点管理,一般审计项目在审计组撤点后7个工作日内提交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重点审计项目10个工作日内提交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

二是优化制度供给,强化基础保障。增补、修订20种主要审计文书种类和参考格式并明确有关具体要求,为审计人员现场审计提供遵循依据。完善重点项目管理,修订《重点项目审计现场管理办法》,明确从方案制定到现场取证、审计中期汇报、报告起草各环节管理要求,在资源配备上向重点项目倾斜,全力打造标志性成果。编制《审计共性问题清单》,既发挥审计人员“工具书”的作用,也为相关单位提升管理水平和防范化解风险提供必备手册,得到市委审计委员会主任充分肯定。

三是创新审理机制,强化跟踪落实。优化审理模式,实行两次审理,明确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审理和代拟稿审理的对象和重点,对重点项目提前介入审理,适时开展审计现场分级质量管控落实情况检查,并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及时反馈问题,切实提高审计实施质量。开展项目后评估,主要对市本级2023年度实施的全部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创新、报告质量、成效情况等四方面内容进行评估,改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优化考核机制,坚持以审计质量为要和打造审计各领域标志性成果为牵引,修订考核办法,组织好项目、报告、典型案例等评选工作,将评选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通过优化考核提升审计现场管理水平。

四是推动效能提升,促进审计成果运用。深化“纪检+巡察+审计”联动,共安排12个巡审联动审计项目,探索制定巡审同步操作细则。强化“人大与审计”协作,加强与人大监督的协同互通,建立完善监督计划协同会商、重点监督协同配合、重大报告协同商议等方面的协同机制,形成联动协作闭环。(金齐天)

舟山市

舟山市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要求,积极创新审计现场管控机制,实现审计现场管理和审计效能双提升。今年以来,共完成11个审计项目,发现问题177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2.73亿元,出具移送书19份,处理人员28人,其中处级干部2人。

贯穿一条主线,有序推进工作。紧扣现场管理提升主线,成立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印发《舟山市审计局“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举措》,对审计实施方案编写、审计现场管控、审核复核审理、审计报告撰写、审计成果提升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细化,明确现场审计要求和各项任务完成节点,着力推动“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修订并编印审计业务资料,下发全市审计机关全体审计人员,进一步夯实审计业务基础工作。

用好二张清单,落实全程管控。一是编制审计核查任务清单。围绕审计实施方案,根据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每个审计事项明确责任人,将预设问题、审计方法、资料需求、目标成果、完成时限等纳入闭环管理,并将清单纳入审计现场检查工作内容。二是编制审计质量提醒清单。根据日常审理和年度审计执法质量检查结果出具审计质量提醒并编制形成清单,供业务处室整改销号和对照完善,避免类似问题复发频发。

坚持三个结合,夯实审计成效。一是现场实施和预审理相结合。对重要项目审计现场,审理人员提前入驻,对取证单事实描述、问题定性、责任链等作全程审理保障。二是现场实施和整改落实相结合。对审计现场沟通作出规范性要求,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作为必须沟通的内容。上半年3个审计项目发现的8个重要问题,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已落实审计整改。三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以推动问题解决为目标形成高质量审计专报,深入分析体制机制层面问题。截至目前,报送45篇审计专报,获领导批示27篇。

抓实四项工作,提升审计质量。一是开展审计后评估工作。梳理总结经验和不足,进一步挖掘审计项目价值、为后续审计工作提供借鉴。二是开展大数据技能评选。开展大数据技能选拔赛,选出6名代表参加省厅组织的6大业务领域的技能比拼。三是开展审计专报评选展示会。通过开展“我最有成效的一篇专报”评选展示会,提升审计专报撰写质量。四是开展现场管理制度颗粒化研究。细分关键环节,研究并出台颗粒化具体管理制度,印发《舟山市审计局进一步健全完善审计现场管理制度实施方案》,补齐短板,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虞冬瑛)

台州市

台州市审计局深入践行“审计项目为王、审计质量为要”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要求,依托财政“同级审”项目,构建标准固化、思维内化、系统优化的审计现场管控体系,形成全过程渗透式审计报告管控机制。

一、固化于行,以标准规范提效率。一是审计流程标准化。应用PDCA理论,将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步骤嵌入到审计现场管理的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同时以工作导图形式明确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逐项销号管理。二是审计取证标准化。针对不同问题类型,分别编制“通用型”“专用型”审计取证模板,以统一事实表述、明确取证要素、规范问题定性,必要时搭配表格,提高汇总问题的效率。

二、内化于心,以思维学习促发展。强化研究型审计思维的运用,通过反复、刻意练习,实现将审计实践中的好做法形成思维模型内化。一是复盘反思练习。审计组定期组织碰头会,复盘反思周计划目标是否实现,审视解决问题的效果,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以此不断优化工作思路。二是正向反馈练习。积极关注审计人员提出的思路做法及效果,通过组织日常练习、定期练习等方式,帮助提炼专报、信息、宣传案例、经验交流等,项目实施期间,每位审计人员至少开展3次深度复盘反思练习。

三、深化于用,以系统方法优效能。以“系统观念”“全局思维”理解、思考各项工作,从而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优化管理效能。一是把握整体。通过把握财政审计主责主业及定位目标,审计内容全力聚焦财政资源统筹、支出绩效和风险管控等层面;把握审计报告质量,在审计准备、实施、报告阶段递进式推进报告撰写。二是把握关系。如,纵向把握事项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确保问题定性客观精准;横向把握监管部门和预算单位的责任界定,甄别问题产生的实质性根源。比如,“同级审”报告反映财政资源统筹管理方面13个问题、占问题总数的31.7%,反映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落实方面5个问题、占问题总数的12.2%;反映体制机制层面问题4个。(苏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