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6 17:2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审计厅
信息来源:
今年以来,岱山审计秉持“政治统领为魂、审计项目为王、审计质量为要、队伍建设为本”工作理念,在巩固深化2024年“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响应省审计厅“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为县域经济发展筑牢坚实保障。
“大项目”靶向强监督
岱山审计立足新阶段,以“审计监督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理念,沿“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科学谋划审计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实施“大项目”引领“大审计”的靶向审计监督。
县属重点国有企业在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承担关键任务。岱山审计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全覆盖,连续三年对县城投集团、县交投集团、县开投集团开展审计。重点监督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履职情况,关注资金效率、风险防控、政策落实及社会效益,确保职能与战略目标一致,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通过审计累计发现87个问题,挽回902.15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出具7份移送书,推动组织处理7人,2人被开除党籍公职并移送司法;促使主管部门及国有企业建章立制32项;梳理出5方面12类共性问题,撰写9篇综合审计专报,均获县委、县政府领导实质性批示。2025年,该局以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益为目标,选定5个由县属国有企业负责建设的投资金额亿元以上的民生项目开展政府投资审计。
“新模式”赋能提质效
岱山审计积极探索形成“1个统筹组+3个专业组+‘穿透式’数据分析组”的“一核三翼”审计新模式,实现审计效能最大化。
统筹组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负责“周调度、日会商”机制,沟通对接重大审计问题,通过“双复核”制度把控审计质量。三个专业组精准分工:财务组梳理重大决策与资金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资产组把控国有资产风险,发现资产闲置等问题;工程组对1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开展全流程审计。“穿透式”数据分析组引入AI审计,用Python提取会议议题,利用数据模型分析项目合同,识别风险条款。
“一核三翼”模式成效显著。缩短审计现场时间,重点项目从60天缩至45天;提升问题发现率,关键问题识别准确率提高40%;强化成果运用,整改落实率达100%。
“小案例”深挖促治理
岱山审计坚持“治已病、防未病”理念,编制《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及防控建议》,梳理近三年审计问题,涵盖9大重点领域,归纳21类共性问题和81种表现形式,提出111项防控措施,构建源头治理体系。
在风险防控方面,精选10个典型案例,在全县财政审计工作会议上“以案说法”,剖析问题成因与防范要点,推动各单位自查自纠,强化领导干部风险防控意识。编制发布4期《典型风险防范审计案例》,警示各单位举一反三,建立“早发现、早预防”长效机制,减少经济损失。
在源头治理方面,以“重大审计问题清单”为载体,推行“清单式管理+案例警示”模式,整理问题成因风险防控清单,明确整改标准与预防措施,通过培训、回访推动制度完善,实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辐射效应。
岱山审计通过“大项目”靶向监督、“新模式”赋能提效、“小案例”深挖治理,不断提升审计监督水平,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王俏)